嘉兴:传承千年的梅韵之乡

14.07.2018  21:38


  摄影 陆 华

  嘉兴秀洲区的王店镇古称“梅里”,1000多年前,嘉兴镇遏使王逵在梅溪以南植梅百亩的典故至今仍在南梅村广为流传,南梅村(南村)地名由此而来,虽然历经千年的风雨沧桑,南梅人始终对梅花怀有特殊的偏爱。

  从2006年起,王店镇开展了“植梅兴镇,再造梅里”活动,在南梅村和建林村“聚宝湾”重建了100亩梅园,共计20多个品种、1万多株梅花,已成为王店一景。每年初春之时,梅花盛开,“占尽风情向小园”的美景,吸引八方游客。

  让南梅村村民感到骄傲的是,村里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里曾是五代后晋嘉兴镇遏使王逵的隐居之地,也是明清诗人蒋薰退隐之所;流淌着嘉兴历史上最后一条由25000多名民工开挖的人工河——大横港。因梅而名的南梅村,因文化积淀而立,也因创新创业而盛,让来往的人们看到昔日“百亩梅林香雪海”之景。

  “在王店镇的南梅村你可以看到此番美景,在初春梅花盛开的季节,走在大横港边,梅花飘香,村民在芳香扑鼻的庭院里,享受天伦之乐。而今年,这番景象会更美。”南梅村党支部书记陆华告诉记者,南梅村的乡村振兴重点在于改善生态环境、优化村庄布局、提高村民素质、提升生活品质,“如果光是靠钱去砸,美丽乡村是没有灵魂和不可持续的。

  从梅园出来步行10分钟左右就到了南梅村村民活动中心,村民们在自娱自乐的同时不忘打造自己的文化品牌。如今,王逵隐居地王家兜梅主题园—村民活动(旅游接待)中心—农耕展示馆—蒋薰故居(宋槐)—北荡—大横港梅园—生态桑果园—马家荡红菱—百年蒋庵古树—南施公庙—农家乐—朱彝尊文化广场—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等由十多个梅文化产品串成的这条文化旅游线路颇具田园风情,正吸引越来越多游客的关注。

  村里的老支书沈爱明告诉记者,文化底蕴是南梅村的特色资源,“我们会继续发扬悠久的梅文化传统,因为日晒雨淋,刻在梅园文化长廊廊柱上的朱彝尊一百首《鸳鸯湖棹歌》已经看不清楚了,村民们都觉得很可惜,所以接下来我们要想办法让它们‘重见天日’。


  传承千年的梅里文化

  陆华说,村庄相传,海宁籍伏羌县(今甘肃甘谷县)知县诗人蒋薰迁居于此,如今他的古风流韵及数百年世代相承的文脉在村中留下了许多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其中尤以《留素堂集》和《留素堂诗删》为著。

  “蒋薰的诗句给了我启发,我打算结合作品在村庄中寻找历史及自然的痕迹,还原当年作者所描述的情景,以此来进行景区村庄建设。”陆华说,走在南梅村的步道上,两旁的绿竹弯曲形成了绿色的拱门,步道的石板上覆盖着一层薄薄的青苔,“这也是我想还原的风格,呈现出古朴的步道,更有乡村韵味。”步道的不远处就是有名的王里兜,当年王逵隐居及后人居住的地方,傍河而建的凉亭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你发现了吧,凉亭上用的瓦片都是用村里老房子的,你瞧这些鼓墩石,也都是明清时期的,还有边上的旗杆石及八百井(古井)。”陆华介绍说。

  南梅村的老房子,可用雕梁画栋来形容。随意走进一处,都可见到集木雕、石雕、砖雕于一体的精深功夫,装饰或简练精巧,或繁复华丽。如斗拱、窗棂、匾额上无不点缀着雕品,就连柱础、阶石和小门墩,都有匠心独运的装饰。那些琳琅满目的鸟兽、花草更是巧夺天工。

  但由于年代久远,古建筑逐渐颓败,亟须保护。“这些年代久远的古屋,很有历史价值。看到屋子一点点破旧,我们盼望进行修缮。”住在南梅村的老人们很着急。记者了解到,为统筹有序推进古建筑抢救性修缮保护工作,南梅村对村里的古建筑宅院进行深入摸底调查,后又听取多方意见,为每幢古建筑“量身定制”了保护修缮方案,并层层把关监管。

  同时,村里专门成立古建筑保护工作班子,并委托当地一支具有古建筑修缮经验的施工队伍施工。在施工中,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采用与原建筑风格相同的建筑材料和传统的建筑工艺,对老建筑的木构架、墙体、屋面等适当修缮,如木雕采用东阳木雕手法、泥工用蛎灰坚决不用水泥,以维持原有的古朴外观和建筑装饰风格。

  “村里对古建筑保护和对人文的重视,也给我们带来了创业的机会。”农场主陆丰萍告诉记者,自己开办的农家乐,游客来南梅村享受优美景色的同时,也可以在这里享受绿色有机的新鲜蔬菜和放养家禽。

  “这些古建筑给村里的经济振兴带来了契机,它们吸引大量游客来村里,感受南梅村的文化,为此,我们重新改建了面积1500平方米的游客接待中心,不仅能接待游客,承办公司年会、大型会议,还是农村集会、举办家宴的地方。”陆华告诉记者,“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依托美丽乡村建设,深度挖掘南梅村古宅、古迹、古景、古道等特色旅游元素,着力打造旧村核心板块,重现青砖、小瓦、石板路的古村落风貌和人文风情,并将依托历史文化资源,以发展浙北水乡古村文化旅游为主、兼具休闲度假功能的乡村旅游经济。

  修筑在古籍上的南梅乡村

  □记者小语

  南梅村中步步有景,处处有诗,引人探求和回味,一方水土养育一方文化,一方文化亦能反哺一方水土。如今的南梅村,记者惊喜地发现,一座座别具一格的农房,呈现出一派南梅独有的景象。村民对本村文化的热爱和传承使南梅村成为了他们精神享受的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