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贤社区】三张卡打造居民“智慧”生活圈

12.11.2015  06:25

史载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治陵水道,通浙江。南宋建都临安,上塘河就成了水路运输要途。上塘河畔,坐落着一个名叫“善贤”的村子,有“善地,贤者居”之意。

自2009年起,善贤村全面启动城中村改造,到2014年,善贤社区顺利完成回迁,改头换面,不仅住进了高楼,还有了一个新称号,叫“智慧社区”。“智慧社区”有多“智慧”?善贤社区书记胡忠华说,住在善贤社区,居民只要拿着“蓝牙卡”“门禁卡”“垃圾分类卡”三张卡就能打造一个社区居民自己的生活圈。

门禁卡

控制外来人员进单元楼

单元楼门禁有可视通话屏和摄像头。

善贤社区的善贤人家小区共有7幢楼,9个单元,256户居民,829套房源,常住人口891人,流动人口占了三分之二,社区居民安全问题一直是胡忠华放心不下的事。胡忠华说,其实早在2009年,善贤村开始城中村改造时,他就已经开始计划要将“高科技”融入社区管理,那年,女儿的“校讯通”给了他灵感。

那时候,胡忠华的女儿在读初中,每个学生都配有一张“校讯通”,女儿放学一刷卡,他在家里就能收到短信。胡忠华就琢磨着社区的门禁卡是不是也能做成这样。终于,这个想法成真了。

昨天下午,记者走进善贤人家看到,每幢楼下的单元门上都装有门禁系统,上面还有一小块屏幕。居委会委员陆屹华介绍:“这是可视通话的屏幕,装有摄像头,如果有客人来拜访,居民在家里就能看到楼下来客的样子,有效避免了不法分子进楼。”陆屹华神秘地笑了笑说,这不是重点,门禁卡才是关键。“我们的门禁卡每人都配了一张,卡上都有编码,原住村民拿着身份证和房产证明等证件来录入身份信息即可,租客要带着身份证和租房合同过来登记拿卡,并缴押金。我们会在卡里录入合同期限等信息,在合同到期时,租客须退还房卡,我们再录入下一个租客的信息。门禁卡一刷,门禁系统中的摄像头就会采集刷卡人的影像信息,保存到我们的数据库中。

老人48小时没刷卡会预警

对于老幼病残这些特殊群体,也有特殊照顾。陆屹华说:“小区共有185名60周岁以上的老人,很多都是独居、孤寡老人,每次看到新闻里,一些孤寡老人在家中过世多天没人发现,就觉得特别揪心。”为此,技术人员在门禁系统中加装了类似于“校讯通”的短信发送功能,老人刷卡会有刷卡记录,48小时内如果没有老人的刷卡记录,系统会自动产生预警信息,传送到社工、物业以及子女的手机中。

还有小区里的小孩也都是人手一张门禁卡,小孩一刷卡,家长就知道了。”陆屹华介绍,不仅如此,未来门禁卡还将具备银行卡的支付功能。“小区有电动车库,需要刷卡支付后充电,我们还计划和小区周围商户合作,给他们配备读卡器,这样居民在小区周围刷卡就能购物,不需要带现金了。

蓝牙卡

方便车子进出解决停车难

小区停车难的问题在杭城各个社区都很普遍,善贤社区也不例外,车辆多,光靠保安管理还不够。为此,社区工作人员也花了不少心思,他们给常住居民配备一张蓝牙卡,卡放在车内,车以20码以下的速度行驶,在10米外,车辆管理系统就能感应到蓝牙卡,道闸就会自动开启。

地下停车库的出入口同样如此,唯一不同的是,进入小区的车如果是外来车辆,我们进行登记后,会配发临时卡,他们是无法进入地下车库的。”陆屹华说,这样一来,就省去了人力物力,道闸旁不再需要保安,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小区的安全系数。

来源:青年时报        作者:见习记者 张婉婧 文/摄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