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讯网]送个病人为什么这么贵

23.03.2015  17:42

和讯网(2015年3月22日)

          近日有杭州市民在网上反映称,他的父亲从医院由救护车送回家,全程仅4公里被收费500元,质疑收费标准。杭州市急救中心回应称,救护车回送病人,杭州地区统一收费500元。
          且不说救护车送病人回家符不符合医疗急救的公益伦理,单纯就价格而言,4公里收费500元也是高得离谱。对此,当地急救中心回应,收费是统一标准,那么谁制定的标准?需要给出一个合理的理由,而不是含糊其辞,闪烁其言。事实上,即便允许急救车在承担院前急救的同时,有偿送病人回家,以弥补公益投入的不足,其收费也应当相对合理,哪怕是出租收费的10倍,也是一个参考系,一刀切的收费本身的作法就不合理。
          其实,急救车收费混乱,并不是什么秘密,不管是院前急救,还是送病人回家,“天价收费”屡有听闻,甚至一些地方“山寨救护车”横行。这些乱象,都指向了急救车关联服务,恰恰处在公益与市场的模糊地带,“挟命要价”,变相的垄断。譬如,救护车该不该提供送病人回家有服务?这个本身就有争议,如果急救的资源有限,显然这种作法是不妥的。同时,送病人回家服务,能不能社会化?理论上是可行,有社会化服务,价格自然会趋近合理。但是,这样的服务未必没有来自医院的壁垒。
          长期以来,120急救中心在很多的地方都仅仅作为一个信息平台存在,救护车、急救医疗人员都归属于各具体医疗机构,有的甚至还把急救中心设在一些大的医院,而一些医院出于成本的考虑,甚至将急救车与救护服务外包给内属部门或者个人。急救服务运营来自公益的补血不足以及一些医院异化成经营性质,是导致收费混乱的症结所在。
          医疗急救服务到底是公益化还是市场化,一直都缺少准确的定位,如何配置资源健全机制因其模糊而显得无所依据。事实上,不管是公益化还是市场化,都应当统一运营和管理,而不是让服务在正规的渠道之外“体外循环”、禁而难止。
          对于120的布局,更宜实行资源归口所有、统一调度管理,一方面是政府应加大对急救中心的投入,调配能够满足区域内接收急救患者和危重转院病的救车辆、设备和专业医护人员,实行派驻医院制度;另一方面一定程度上放开病人出院送护服务市场,作为弥补医疗急救公益不足的部分,纳入120的体系,把关资质,保证其适度的赢利,并对其承担公益职能的业务,给予一定的补贴。

电子病历实施首日 患者直呼“果然方便”
不过多数市民仍习惯带着证历本就医 老人不用手机如何杭州网
今年9月杭州将有一大拨新学校亮相
都市快报 记者 姜晓蓉 张娜 张宇璐 今年9杭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