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岳绽放和合花 天台以和合文化为魂建设和合圣地

25.09.2016  22:05

  一进入天台城区,但见客运中心前“和合之城”雕塑分外醒目。雕塑上端有两个憨态可掬的童子,他们就是传说中的“和合二圣”——唐代诗僧寒山与拾得。这座雕塑状若钥匙,如同打开“和合文化”的不二法宝。

  一千多年过去了,“和合二圣”在天台山留下的“和合文化”却历久弥新,生机勃勃。新的时期,一面崇尚“人与自然和合、人与人和合、人与社会和合”的“和合文化”大旗,正在开启天台山文化复兴的大幕。

  “和合文化”是天台山文化的精华,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与精髓。近年来,天台县增强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大力推进“和合文化”品牌建设,全力打造“和合圣地”,赋予了“和合文化”新的生命力。

  “品质天台城、小县大城的建设,都离不开天台山文化的支撑。”台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天台县委书记李志坚说,天台就是要发挥优势,彰显特色,传承和弘扬“和合文化”,促进内涵提升,建设独具魅力的“和合圣地”。

   搭准时代脉搏,挖掘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在宗教、文化融合上,天台有过长达千年的探索。当地文史学者许尚枢介绍:“天台的‘和合文化’经历了各家的争鸣,最后把佛、释、道三教融合为和谐的整体,展现了‘和合文化’兼容并蓄的力量之强大。

  历史终究已经过去,但善于思考的天台人没有停止探索。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天台人在故纸堆中另辟蹊径,赋予学术研究新使命,明确提出了要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打造现今世界文化和谐样板。

  天台清晰地看到,当涉及数十个国家的“一带一路”列车启航后,不同的文化宗教信仰之间的冲撞现象无可避免,于是倡导运用“和合文化”来服务国家大战略。

  呐喊声吸引了国内外的聚焦,有200多知名专家、学者会聚天台山“论道”。去年5月中旬,围绕以“和合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天台山文化当代价值研究盛会倍受关注,各地专家学者深度解读,凝聚共识。

  为推动“和合文化”的当代价值研究,该县着眼于“传统与当代”的主题,致力于搭建一个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与世界学界沟通的国际平台——“天台山文化中华论坛”。在天台人心中有个梦想,就是寄望于此来解决传统文化当代性问题,进而探索绘制中华民族实现“中国梦”的文化版图。

   突出文化特色,拓展经济社会的发展空间

  雕塑、刺绣、年画……散落在民间数千件以“和合”为主题的艺术品、工艺品、民俗物品等,如今成了这里的珍藏。在天台山和合人间文化园,一拨又一拨的中外游客为形象憨态可掬、寓意吉祥喜庆的“和合二圣”艺术品所吸引。

  作为和合文化的主要发祥地,长期以来,天台县没有展示“和合文化”实物载体的场所。2013年,当地企业家沈中明着手筹建“天台山和合人间博物馆”,计划用5年时间设“和合文化”游览区、体验区、配套区和传承区等。

  沈中明斥资5个亿工商资本振兴“和合文化”,应和了当地的旅游发展规划。该县提出建设总面积约3.02平方公里的和合小镇,沈中明的文化园就在小镇规划内。

  县长杨胜杰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以“和合文化”为灵魂,“打造既有传统文化气息,又能体现当代主流文化价值的旅游特色小镇,成为中华‘和合文化’的感受地、传播地和标志地。

  借力“和合文化”,该县整合资源,不断推进与旅游的融合,开辟了一系列与“和合文化”紧密关联的养生休闲旅游新线路。在这当中,“涂鸦村”金满坑村就深受其惠,该村抓住诗僧寒山子在石壁上题诗涂鸦的历史文化典故,把文化和旅游相结合,推出涂鸦主题文化特色乡村旅游,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村。

  在建设绿色家园中,该县倡导“天人和合”的理念,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面践行“两山”理论,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让天更蓝、山更青、水更绿、空气更清新,把天台打造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的样板,拉高民众“获得感”。

   弘扬和合精神,构建德治法治的动态平衡

  曾有段时间,福溪街道桥南社区的治安问题十分突出。在这个常住人口3000多人的开放式社区里,外来人员有近1300人,人员随意进出,盗窃案件频发。

  社区主任徐玉姬敏锐地觉察到,只有让这些外来人员有归属感,彼此和合相处,才能建成平安小区。在她的发动下,社区居民已连续10多年在中秋节和大年三十这天,邀请外来人员共吃中秋团圆饭和年夜饭。就这样,年复一年,温情驱散了冷漠,外来人员自发参与平安社区创建,桥南社区成了平安宜居的好地方。

  多年来,天台县探索在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中融入“和合文化”,坚持德治、法治并举,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将抽象的概念变成人们的自觉行动。

  从2014年底开始,该县探索推行民主协商“三环五步法”,各乡镇共召开各类协商会500多次,涉及农房改造、“五水共治”等各公共领域层面,解决实际问题200多个,推动了100多个项目顺利实施。这一创新之举,就是融入“和合”理念的最好印证。

  在龙溪乡,当地巧借“和合文化”,解决部分村级班子“内耗”问题突出的现象。黄水村是乡政府所在地,几年前,因村内矛盾复杂,工作无法推进。乡里运用创建“和谐班子、和合搭档”的载体,将村两委主职干部拉到了一起。现在,该村党群和合、干群和谐,局面一新。乡党委书记鲍先壮深有感触地说,“和合”是个好东西,用好了它,就能将矛盾化解在无形中。

  目前,该县不单通过宣讲员队伍、文化礼堂等阵地,引导人们践行“和合文化”,还通过“小手牵大手”的形式,设立“和合讲堂”,在学生幼小的心田里埋下了“和合文化”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