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林的瓷板书法真的有点“苦”

10.10.2015  08:08

瓷板书法《金刚经

一提到书法,总是离不开纸。但是艺术家周林的书法,都是在瓷板上创作的。一块1.6米×0.8米的瓷板,他能用小楷写满5000多字的《金刚经》。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周林之前是一个银行干部,2003年才一头钻进瓷板书法,经过十年苦心钻研,他被许多圈内人士誉为当代瓷板楷书第一人、经书艺术大师。

10月15日开幕的中国(杭州)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上,周林将带着自己的瓷板书法作品《金刚经》《道德经》和《茶经》从江西南昌来到杭州,展示他的匠心之作。

在瓷板上书写经文之前,周林总是习惯点一炷香,换上一身衣服,关掉手机,焚香更衣之后,才开始拿起毛笔写字,“写经文,心要很静,怀着一颗虔诚的心。

周林1960年出生于江西南昌,从小喜欢书法,不过他并没有就此走上书法职业的道路。20岁那年,周林进入南昌金融系统工作,为了能有更宽裕的时间练字,他主动提出从南昌市区调到郊区工作,工作之余的全部时间都用来练习书法。

2003年,周林的父亲因中风住院,他站在父亲的病房里,望着漆黑的夜空,心里突然有了一种念头——人生短暂,为什么不去追求自己真正热爱的东西呢?于是他下定决心,辞掉银行信用卡部门主管的职务,专心研习书法。

小说《月亮和六便士》中,证券经纪人思特里克兰德在中年时突然舍弃一切,跑到南太平洋的一个岛上绘画。43岁的周林和他一样,一个人跑到景德镇,开始钻研瓷板书法。

瓷板书法在当时还是一个空白,周林说:“别人越是不会的,我越想去做,除了睡觉,我所有的时间都投入在上面。”从2003年到2010年,他一直坚持着“三不原则”,不宣传、不参展、不拍卖,为的就是让自己沉下心来,突破书法技艺。

在瓷板上写字,和在宣纸上写有天壤之别。周林用的笔是兔毛笔,非常柔软,而瓷板滑溜坚硬,不吃墨,所以书写时对腕力要求很高,必须气凝于神,力透笔尖,像是用毛笔在瓷板上“篆刻”。长年累月,他的手指结出了厚厚的茧。

周林的瓷板书法创作以经文为主,一幅《金刚经》,1.6米×0.8米的瓷板,他在上面可以写满5000多个字。在瓷板上写字,必须一气呵成,笔墨的色泽和线条保持一致。所以周林一写就是十几个小时,写完一幅作品,伤筋动骨,他的脖子和腰常年都贴着膏药。一个人,一提笔就是十几个小时,这份孤独的工作,愿意投入在上面的人少之又少。周林却不以为意,“我喜欢这个东西,我是比较笨的人,上天派我来是让我写书法的,我什么都可以不要。

瓷板书法的烧制也是一个技术活,有时甚至需要一点运气。火炉里的变压、火力和瓷板摆放的位置,都直接影响着作品的成型。而且有些作品是四条屏,烧坏了其中任何一屏,其他三块也就作废了。比如此次周林准备参展的作品,《金刚经》和《道德经》就在烧制的过程中损坏了,他只能重新再做一件。

十年下来,周林写了两百多部《金刚经》,一百多部《道德经》,可以说是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本届中国(杭州)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上,除了《金刚经》和《道德经》,周林还带来了一件新作《茶经》,1.45米×0.55米的瓷板,四条屏,一共6000多字。这是周林第一次在瓷板上写《茶经》,他专门从台湾找了一本字帖,花了两个月的时间才书写完成。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见习记者 王琼楠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