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周末,去丝博感受“博物馆奇妙夜”

18.03.2017  15:35

  傍晚5点,应该是杭州玉皇山下的中国丝绸博物馆(以下简称丝博)闭馆时间。但昨天,馆里的灯亮起,园林里人来人往,小桥上的彩灯映照着水面,星星点点。钱报记者和很多留在丝博的观众,窝在锦绣廊的沙发里,喝着咖啡,慢悠悠地听着浙江音乐学院两位长腿小鲜肉,用小提琴演奏的音乐,这是“丝博之夜”的一个惊喜。

  从昨晚开始到11月,丝博的夜场正式开放,每周五、周六晚上将对公众开放到21点,看展览、听音乐、看电影、品美食。在国内,这将是第一个把“博物馆之夜”作为惯例固定下来的博物馆。

  话说,丝博自从去年完成改扩建重新开馆后,一直保持着洋气的时尚氛围。比如新建的时装馆,光是国外的时装,就有4万多件。如此展示时装艺术的博物馆,丝博是第一个,而展示西方时装,更是唯一。如今,又多了一个唯一。

  这一次夜晚开放的场所,除了晓风书屋所在的锦绣廊,就是时装馆了。时装馆里,除了中西方时装馆,还有一个临展厅,昨天,一个新展览“广西壮族织绣文化”,也同时开幕。

  开放夜场这件事,丝博馆长赵丰一直就想做了。但过去由于馆内设施条件不允许,像咖啡馆这样的服务设施基本没有,所以一直没有开起来。去年馆内改扩建后,赵丰第一件想做的事,就是把服务跟上,“真正发挥一个博物馆的作用。

  在国外,像大英博物馆,每周四或五晚上,会开到八九点钟。博物馆中间还有个餐厅,大家可以在里面吃饭。而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把很多活动放在晚上,有时是音乐会,有时是派对。在国外,晚上逛博物馆已经成为生活习惯。

  “在博物馆里约人吃饭,大家觉得高雅又舒服,这个模式在国外绝对没问题。而在这里,还需要一段时间的培养。”赵丰说,刚才有个观众就问他:“我从下午呆到现在了,饭还没吃呢,哪里可以吃饭?”目前,锦绣廊的晓风书屋有披萨,以及各种西点。赵丰说,以后也会提供一些简餐。

  另外,像小提琴演奏、民乐演奏这样的音乐演出,也会成为丝博夜晚的固定风景。

  比如昨天,浙音的四位同学,两位男小提琴手,还有一位弹琵琶的姑娘,和一位弹古筝的姑娘,就像日剧《四重奏》里那样,安静地坐在咖啡馆和时装馆的一角,为来来往往的人们,演绎了《舒伯特军队进行曲》、《天空之城》、《茉莉花》,随性,又温暖。

  而放电影,也将成为丝博晚上的常态。今晚,丝博有个“波斯之夜”的主题活动,除了伊朗小型手作展,还将开启“伊朗电影周”,每晚6点开始,循环播放《一次别离》等经典的伊朗电影。

  接下来,还有更洋气的“蕾丝之夜”,时间是3月24日到5月7日,届时有一个以蕾丝为主题的展览“绽放——蕾丝的前世今生”将开展。

  此外,长安之夜、里昂之夜、中东欧之夜等等主题之夜,也等着你来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