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周末 不妨去杭州工美精品博览会逛逛!

17.10.2015  08:48

甘肃陇南的绣枕、江苏的紫砂、新疆的和田玉、福建的红木与寿山石雕、景德镇的瓷器、山东潍坊的风筝……一走进和平会展中心,满眼全国各地的特色工艺展品让人应接不暇。

10月15日-19日,2015中国(杭州)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正在和平会展中心举行。陶瓷、漆器、玻璃、首饰、雕塑工艺(木、金、石、竹等)、金属工艺、抽纱刺绣、纺织纤维、扇艺、民画、皮雕、纸工、民间工艺品、古典家具……满眼尽是好玩好看的东西。

这些作品,有的出自大师之手,比如铜雕技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朱炳仁、烙画大师闫贵海、玉石印章大师张小明、珐琅岩彩画大师岳红莉,有的则是民间艺人多年成就的得意之作。但每一件,都出自于精心的手作,都呼应着“消失的传承”这个展会主题。

他们创作的数万件工艺美术作品分别在大师形象系列展、民间手作系列展与国际时尚馆、城际交流馆、学院经典馆、手作创意馆中一一展现。

现场不少手工艺术品令人印象深刻。比如闻德汉制作的纸伞、绸伞、布伞,各式花样,林林总总有近百把。虽然是手工配上皮纸、丝绸、天然桐油等朴素的材料,但运用上的传统工艺可是多达80多道。

叶萌雕刻工作室创作则以象牙为原料,用传统雕刻技艺再现出侍女的典雅怡静,很有神韵。哪怕是在一根小手指粗细的象牙上,也刻画得精致细腻。记者通过放大镜,甚至把侍女正在拂动的琴弦、梳妆所用木梳的齿缝都看了个清清楚楚!

而张新根的“单刀刻法”在竹刻领域也颇为独到。他很“刁钻”,现场带来的200多件竹刻作品中,有相当一部分刻字是展现在仅有两三毫米薄的竹筒内簧上。张新根说,这样的竹簧很难制作,上百块竹簧中也难有两三块上等品,而在记者看来,在这“薄如蝉翼”的竹簧上,刻下刀刀均匀的17000多个字,才着实了得。

看过大师们的技艺,在工美展的现场,你也可以自己动手“过把瘾”,因为现场设置了不少互动体验的活动,比如今天上午就有素布花絮、绣花荷包、布艺制作的互动制作,下午还有黏土创意捏塑的体验;明天上午,大家不仅可以看到南京紫砂器具成型工艺的现场表演,还可以参与到草木染手提包的制作中来。下午,亲手制作一个手工皮具钥匙扣,或是香喷喷的手工皂,是不是也很赞?

如果你是专业级的看家,去听听现场开展的学术研讨、工美大师讲堂、中外工艺美术对话论坛,参与一下慈善拍卖等活动也不错。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记者 徐博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