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杭州程序员 有种高收入叫“别人觉得你收入高”

22.12.2017  09:23

    最近,中兴通讯42岁程序员跳楼事件引起广泛关注,虽然该事件始末逐渐演变为一场“罗生门”,但关于“中年程序员焦虑”的话题并未止息。

    程序员,到底是怎样一群人,薪酬真有那么高?压力真有那么大?这群集聚着中年压力和危机的典型代表人群,又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呢?

    12月20日,阿里云云栖社区发布了《云栖社区2017中国开发者调查报告》,该调查为期两个月,有近1.5万名开发者参与,其中7032名开发者完成全部问卷,最终汇集成一份121页的报告,为中国开发者绘制了一幅“自画像”。

    男性、高收入、不修边幅……这是外界对开发者的普遍认知;爱学习、用苹果、穿着优衣库还着房贷……这是开发者们对自己的描述。

    以这份报告为蓝本,钱报记者采访了一些程序员,来看看他们真实的生活状态。

    关于形象:

    衣服好像都是乱穿的

    “这哪里像了?”把调查数据发给一位开发者朋友JY看,他的第一反应就是质疑“衣品”,他所在的公司在国内游戏开发行业排名前十,素来以画面精美闻名。

    究竟哪里不像呢?“衣服好像都是乱穿的。”JY认真想了想说,从来没关心过自己穿的是哪个品牌,好像身边的码农小伙伴大多如此。

    安徽人张华(化名)在杭州一家大型通信企业内做程序员。在哈工大读完本科后,在杭州、上海两个离老家不远的大城市里,他选了压力较小的杭州。对于调查中的开发者形象,张华第一时间觉得 “挺准”。因为除了工作,他的日常就是看电影、打游戏,开销也不大。“这几年除了在老家买房,其他也就是吃穿,连房租都花得不算太多。”不过,张华笑着说,“打游戏的都是没交女朋友的。”他自从交了女朋友之后,天天被催着在杭州买房。陪伴青春的游戏,也已经有好几年没有碰了。

    自从准备结婚后,压力一下子像潮水般涌来。原本十几万的年薪还算“过得去”,如今就显得捉襟见肘。“这些年攒下的钱,除了在老家买了房子,基本都花在结婚上了。”女朋友过去还常催他在杭州买房子,“买不起呀!

    对于未来的程序员生涯,张华还是挺乐观的。“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大牛。”他说,“实在不行就去个轻松点的公司。

    关于收入:

    有一种高收入叫“别人觉得你收入高

    “其实开发者的职业宽度和深度都很大,所以工资范围也很大。”JY说,做开发的人多,但技术好的并不多,“而且大部分是业务开发,顶多就算是个流水线工人,搞AI的那帮人才是真正的高手。大部分都是博士、数学等基础学科方向毕业,而且接受过很好的博雅教育(即通才素质教育,记者注)。”而这样的人才,即使不在互联网行业做开发者,往往也能获得高收入。

    很明显的数据佐证是,《云栖社区2017中国开发者调查报告》中显示中国开发者月收入水平在10000元以下的占49%,另有32.2%的人月收入在1万~2万元,真正月入10万元及以上的高收入群体仅占1.4%。社会普遍认为开发者群体是高收入人群,而实际上,相当多的人并不是。

    关于性别:

    女性开发者少,不是因为能力不行

    报告中显示,女性开发者在中国开发者群体中的比例大约为7.9%,略高于全球的7.6%。“(女性开发者)有,但确实比较少一些。”入行超过20年的某互联网公司高管李均(化名)看了报告数据后说,在他的团队中也是如此,“她们慢慢都会转向研发支持部门或产品部门,坚持技术方向的真的少。单身的时候还是可以做开发,一般在成家之后为家庭牺牲个人的蛮多的。

    在他看来这跟工作强度有关。“这个行业竞争激烈,常说程序员是吃青春饭的,赶任务的事儿,也是常有。而且(开发)本来就是智慧型工种,不是按部就班就能出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