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听老吴的故事 想想自家的老人

22.09.2015  00:45

    今天是阿尔茨海默症日,中国有900余万患者,85岁以上老人发病率20%以上

    吴慧(化名)的生活被周末清晰地分成两部分:

    工作日,她是干练的职业女性;到了周末,她要带着母亲从杭州城区出发,开车到20公里的郊外去探视父亲。

    省立同德医院闲林院区,住院部南楼6楼的病床上,躺着她81岁的父亲——曾经的大学教授,现在连大小便都没法控制的阿尔兹海默症病人。这个读起来有些拗口的毛病,就是大家常说的“老年痴呆症”。

    9月21日是“阿尔茨海默症日”,85岁以上老年人发病率20%以上,年纪越大,发病率越高,最糟糕的是,它没法治愈,只能延缓病程。

    在老龄化社会的现在,每个家庭都有可能面对这个问题——家里的老人得了阿尔茨海默症,我们能够做些什么?

    一、发病

    老吴什么时候得的老年痴呆症,吴慧已经记不清了,而这也正是阿尔茨海默症的可怕之处,出现时悄无声息,而一旦确诊,老人就再也变不回过去的样子了。

    从那天起,每个患病老人的家庭生活,都因为它发生了改变。

    “他开始怀疑身边的人。”吴慧说,“这不是老爸平时的作风。”作为老知识分子,退休后经常看书、写字,带着小他8岁的妻子四处旅游,老吴夫妇享受着退休后的休闲生活。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老爸总觉得经常到家里做客的老朋友偷他东西。

    理由很充分,朋友来之前,东西还在房里,他一走,就不见了,“我上了个厕所,他肯定是那时候进卧室的。

    也许是年纪大了,老糊涂了吧。吴慧和她的母亲都这样想。

    二、走失

    直到2007年的冬天,吴慧带着爸妈坐公交车到亲戚家串门,车上人很多,一家三口没挨在一起。到了站,母女两人一回头,发现老吴不在了。

    “他是老杭州了,这条路也经常坐公交车,竟然忘记了在哪站下车。

    吴慧母女一边往回走,一边打110报警。

    所幸老吴的特征很明显——就在公交沿线附近,拎着一袋礼物,裹得严严实实的白发老人,半个小时后,老吴就被民警找到了。

    从那天开始,吴慧的妈妈开始对老吴寸步不离,原本下班后总爱和朋友们逛逛街吃吃饭的吴慧,也是忙完手头工作就赶回家,“爸爸还是原来那个爸爸,就是偶尔会糊涂。

    一家人每天都要对老吴提心吊胆,担心他又把自己弄丢了,另外,还要承受他越来越神神叨叨的怀疑和指责。

    三、住院

    2009年4月,老吴住进了省立同德医院。

    最开始的几年里,老吴还能清晰地说话,表达自己的观点,慢慢的,只能蹦出几个词,吃饭不能吃了,连大小便也控制不了。

    “不过意识思维都还在。”吴慧说。

    “今天你在床上大便过了吧?”吴慧一边整理着父亲的病床一边说。

    老吴别过头去,没有理女儿,“他有自尊心,觉得这样很丢人,假装听不到。

    吴慧的妈妈喜欢和老伴絮絮叨叨,“我呀,爱了你一辈子。”两周前的那次探望,她边用毛巾帮老吴擦着手边说道。

    吴慧一转头,看到了正连着老吴的心电监测仪,原本在70附近变动的心跳,一下子蹿高到90多了,大家都笑了起来,“原来爸爸对妈妈还是心动的啊。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记者 张苗 通讯员 应晓燕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