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人向往的慢生活在兰溪这条老街上是常态

03.08.2016  11:36

  一块钱,一杯茶,可以一直坐下去。

  老人们喝茶聊天下棋,享受着慢生活的乐趣。

  一张张门板搭起的茶桌,占据了整条老街。

  喝茶的人大都是上了年纪的,他们来自方圆十里范围的村庄。

   浙江在线8月3日讯(钱江晚报记者朱浙萍葛跃进) 凌晨5点,兰溪游埠镇的老街上。

  81岁的老汉张文良从离镇10里远的港殿村赶来,在一家茶馆门口,他找到了自己的座位,长条形的桌子,当街摆放,桌面其实是一张简陋的门板,日出,搬下门板;日落,再搬回去。

  一年365天他几乎都会来这里,一晃过了四五十年,久而久之,这成了他的专座。

  茶馆老板娘热情地招呼他,赶忙提把长嘴茶壶过来,给他面前的粗瓷大杯里添满水。

  一杯茶,一块钱,就可以一直坐下去。他又向老板娘要了张大饼,一口饼一口茶吃起来。

  喝茶的人渐渐多起来,大都是上了年纪的当地农民,从方圆十里赶来,他们衣着朴实,黝黑的肤色,脸上布满刀刻般的皱纹,却笑容宽厚。时光仿佛回到上世纪70年代。

  6点多,茶客已坐满了整条小街,但并不喧嚣,除了偶尔驶过的摩托车声;满街弥漫着酥饼和茶的香味。

  老伙计们说着家常里短,交流农事信息,也谈谈家国大事,或者什么也不说,只沉默着吧嗒吧嗒抽旱烟。

  在老街开了20多年茶馆的夏老板告诉我们,因为很多茶客吃了早茶后就要回去干农活,上午9点人群开始散去。日复一日,生活安逸地继续着。

   历史:

    唐朝时这里就建有码头

  游埠早茶街有江南第一早茶街的美誉。

  据记载,由于水路发达,游埠镇唐初就建有码头,素有“钱江上游第一埠”之誉。

  明清时期,集镇上就店铺林立,商贾云集,手工业发达,古时的人们从黎明时分从各地云集到各个埠头的早茶馆,在悠闲中寻找商机。

  岁月悠悠,随着水运没落,当年的繁华已不存在,但老街吃早茶的习俗一直延续下来。

  走在老街上,你能感觉到一种慢,慢得让你忘却时间,像闯进一部明清题材的黑白电影。木板房、雕花窗、素墙黛梁、排门店铺、茶馆闲客……犹如一帧帧褪色的默片,昭示着一个江南古街显赫的底牌。

  时光仿佛停留在了早茶里。

   未来:

    镇里正在规划开发

  游埠是一座千年古镇,是兰溪唯一的全国重点镇,近日又被评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

  游埠镇宣传委员叶庆林介绍,富春江新船闸试航在即,兰江扬帆再起,游埠作为一个古码头,也迎来生机,有望再现古时繁华。

  如何保留游埠原生态的早茶文化,同时又能让老街有更丰富的文化形式,这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目前,镇里正在着手对古镇进行重新规划和开发,让游客可以边吃茶边看表演,到郎静山纪念馆看看展览,到老街的三伏太酱油作坊打个酱油。同时可以欣赏“水上婚礼”、“渔家撒网”、“布龙祈福”、“腰鼓踩街”等民俗表演和农耕文化。

 

扫码分享到手机

(本文来源:钱江晚报     责任编辑:吴红梅)

版权声明

凡注有衢州日报、衢州晚报、掌上衢州或衢州新闻网的稿件,均为衢州日报报业传媒集团独家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为"衢报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