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牌高中办的中小学,是什么样?

23.03.2015  11:22
              一所还没正式开张的新学校,受关注程度已经和老牌名校比肩,这就是杭州二中白马湖学校。
  这所位于杭州滨江区白马湖创意城的民办学校,由政府扶持,企业投资,杭二中管理,今年9月开始招生。学校48个班规模,分为小学部和中学部,还将适时开设国际部。
  听说“2015升学行动”要进这所学校,钱报教育微信“升学宝”后台被家长刷爆。大家都对它很好奇,因为它姓“杭二中”。
  杭州二中白马湖学校与名校杭二中关系有多密切?跟鹿姐姐去听校长讲座的爸妈就很清楚了。
  因为新学校正在进行最后的装修工程,这次校长讲座杭二中滨江校区腾出了地方,包括从来不外借的国际部小礼堂。
  开讲的是杭二中的重量级人物——杭二中书记、校长叶翠微,杭二中副书记、副校长、新任白马湖学校校长王发高,杭二中优秀教师、原江南实验学校副校长、新任白马湖学校副校长张双庆。
  讲座分小学部和中学部,叶翠微一场没落下。
  其实,叶校长就是想告诉大家这所学校究竟是怎么回事:
  第一,绝对的二中版。新学校的创办要体现二中对人、对教育、对孩子成长的思考上的核心价值与核心理念。白马湖学校会与二中实现直通的对接。
  第二,绝对的真性情。儿童成长是生命的关键期,就像农民种水稻,扬花抽穗是最重要的阶段。儿童教育真正具有价值意义的是在小学阶段,打造身体底子、行为习惯、团队意识等。在不同环境里,孩子的成长截然不同。白马湖学校要带给孩子们的是“二中气质”。
  第三,绝对的时代化教育。使用现代数据平台来支撑孩子的学习。白马湖学校不在奢华,而在于平和的对话,是一个读书的地方。
  几位来自二中的校长都提到了新学校的“二中基因”。比如,白马湖学校将建立杭二中名优教师工作室、特级教师工作室,还会定期派青年教师来二中跟班学习。竞赛教练更会深入白马湖学校,从小指导,培育好苗子。由此做到小学、初中、高中一条龙。白马湖学校的初中生可进入杭二中理科创新实验室(与北大联办)学习,艺术、科技等精品社团将会联合培养学生。
小学部校长郑巍巍:
让这个年纪的孩子成“”童
  名校办小学就是任性!这是杭州二中白马湖学校小学部给家长的第一印象。
  玩是孩子的天性,不过在绝大多数爸妈的意识里,等上了学,这样的天性多少要收敛点,否则期末成绩单就不好看了。但白马湖学校却反其道而行之,要依着天性来。
  小学部校长郑巍巍和准新生家长分享了独特的教育理念:儿童即可能,小学即玩校,要让小学生由“”童变成“”童、“”童,即以“”化“”,以“”致“”。“”是儿童的天性,“”是一种有规则的游戏,通过“”使孩子渐渐达到社会化的要求;从而给他们一种完善的人格,一个完整的童年。
  其实就是让孩子在学习中尽情释放天性,变着法子的玩,玩出自己的名堂,从而搞明白自己到底追求什么。有心的家长猛然发现,这和如今高中的走班选课,刚好无缝对接。
  小学生到底怎么玩起来?首先,儿童的世界就让儿童自己来创造,校园环境是孩子能不能玩起来的必要条件。比如,他们爱看《窗边的小豆豆》,就由这些小豆丁将学校打造成他们理想中的巴学园。
  因为学校环境是孩子们自己打造的,是专属于他们创想的“自由国度”,所以老师在课堂抛出的一个问题,他们能及时在课堂里,或下课后在走廊上玩耍时,通过眼睛看、耳朵听,随时随地的触摸,去探究解决问题的办法,寻找答案。
  其次,解决问题要先从发现问题入手,怎样让孩子拥有发现问题的眼睛,“私人订制”的课程设置是捷径。只有当课程跟上孩子发展的节奏,他们才能玩得起来,找到学习的兴趣点,问出十万个为什么。每个孩子的兴趣点不同,同一张课程表会束缚他们的天性,所以要通过“私人订制”来改变现状。
  比如,学校预备借用附近白马湖创意城这个天然资源,让大社会入住小学校,连同周边的创意城堡一起,模拟一个城市。到时学校会让一年级小学生成为这个城市里面的小市长,或者是法院院长、公安局长、医院院长等等。让有职务的孩子学会管理,也让扮演寻常老百姓的孩子学会评判官员,知道怎样做好一个让老百姓信服的领导。
  学校还将开设儿童动漫课。孩子看到生活中一个有趣的场景,可以由此写一个剧本,再用美术的方法把剧本夸张地画出来,如果他再学点动漫设计的课程,一部让家长意想不到的作品就会诞生了。不仅如此,孩子还可以把这些想法排演成动漫剧,那又将考验他们怎么选音乐、设计服装等等各个方面。
中学部校长王发高:
百分百精力投入学科学习不划算
  比起小学部,杭州二中白马湖学校中学部的人气更高涨,校长讲座现场,有二十多位爸妈挤在报告厅门口听校长王发高的教育经。
  王发高是杭二中副书记、副校长,也是省内鼎鼎大名的化学特级教师,在教学界和管理界都是牛人。
  他的开场白是给家长的一个问题:当你在抓孩子成绩的时候,有没有估算过,到底让孩子投入多少时间和精力是最划算的。实际上,在他的心里,中学生把百分百精力投入学科学习不划算。
  对这个观点,王发高是有实践依据的。孩子学习某一门课程,当投入时间不足的时候,此时投入更多的精力,成绩马上就能上去。但孩子在某门课程中已经投入了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再要求他加大投入,效果往往很差,甚至会起反作用,出现厌学。
  从长远来看,过度的强迫性时间投入,过度的机械性操练,都是对学习有害的。
  对于最佳学习投入时间比例,杭二中有比较深入的研究,所以能大胆做到节假日和周末不补课,晚自修全放开,学生有问题自己去问学科老师。“当时我们也被质疑,认为人家补课我们不补,高考成绩要落后,结果没有。因为事先我们对学生的最佳学习投入时间做过预测。”王发高说。
  做研究是为了帮学生省时间,可以更从容地关注学生的人格、智慧的健全和成长。按王发高的话说,这些东西靠说教、做题目统统没用,所以在杭二中有很多实践课程,有很多社团,有很多体育俱乐部,有学生创新工作室……
  王发高说,如今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社团化合作”变得越来越重要。领导、合作、沟通等意识应在中学阶段培养。很多二中毕业生对母校印象最深的就是这些,觉得在各种社团、各种实践课程中学到的,是人生最有用的。
  作为绝对“二中版”的白马湖学校,也将传承这一理念,并在这一理念下建构小学和初中版的课程体系。小学部以“私人订制”的课程,实现从“”童到“”童和“”童的成长;初中部以“一体两翼”的课程体系,在为学生打下宽厚学科基础的同时,为学生人格的完善和智慧的成长提供课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