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10名抗战老兵代表今天乘车经过天安门接受检阅

03.09.2015  10:48

    这是一次跨越70年的致敬: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方队中,曾经舍生忘死、共赴国难的322名抗战老兵代表,将组成方队,乘车率先受阅。他们大多已年过耄耋,白发苍苍,但仍然精神矍铄,壮心不已。

    浙江参加阅兵的包括1位抗战老兵、8位支前模范、1位烈士家属。今天,他们将在摩托车礼宾护卫方队的护卫下,乘车经过天安门广场,接受检阅。

    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他们,听一听,他们有着怎样的故事。

    人物档案:康明才,1923年生,原浙江省军区司令员,曾率部解放象山。

    康明才:身经百战的老司令

    此次参阅的抗战老兵队伍中,原浙江省军区司令员康明才便是其中一员,在出发前往北京前,本报记者见到了康明才老人,如今的他依旧精神矍铄,身体硬朗。

    据了解,康明才老人1923年10月出生在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阴平镇种庄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39年8月参加了邵剑秋领导的抗日游击队。同年底,邵剑秋部改编为八路军一一五师运河支队,他在三中队当战士。抗日战争时期参加了打峄县、杜庄、旺庄、涧头集、许羊山等著名战斗。

    建国后,1951年任二十二军六十五师一九三团团长。1952年,参加抗美援朝,在前线参战半年。此后历任六十五师副师长、舟嵊要塞区守备区政委;舟嵊要塞区参谋长、副司令员;南京军区副参谋长;浙江省军区司令员等职。

    人物档案:高碧英,1937年生,现居杭州,抗日名将高致嵩的女儿。

    高碧英:父亲牺牲时,我刚满7个月

    9月3日那天,高碧英将作为浙抗战烈士遗属,到北京参加阅兵。

    这位在战火中出生的老人,是抗日名将高致嵩的女儿。

    高致嵩,国民革命军陆军第9集团军88师264旅旅长。1937年,南京大屠杀前一日,高致嵩率部队在雨花台激战日寇,与敌人同归于尽。国民政府追晋其为陆军中将。

    1986年3月,高致嵩被浙江省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2014年9月1日,高致嵩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目前,高碧英定居在杭州市江干区采荷街道绿茗社区。和大多数烈士家属一样,她的记忆里有关父亲的印象少之又少,“父亲牺牲时,我刚满7个月,还是个婴儿。

    解放后,高碧英跟随母亲、表姐回到了杭州。

    人物档案:高建平,1921年生,现居临安。除了支前,还带着全村乡亲北渡黄河躲避日寇。

    高建平:20岁时就成了村里的妇救会主任

    今年94岁高龄的高建平老人,虽然已经在临安生活了大半辈子,但至今说话时还带有浓浓的山东味儿。这位出生于与山东泗水县柘沟镇圣府岭村人的抗战支前模范,在年仅20岁时就已经成为了村里的妇救会主任。

    “那时除了要为前线战士们准备衣物食品,还要带着百姓们躲避日寇的扫荡。”儿子刘学云说,老人曾为了让全村百姓不被日寇所害,带着整村的人逃离泗水,一度跟着八路军到了黄河以北的滨州惠民县,并且在那里生活了一年。后来,她在1949年随军南下,从此在临安安顿下来。

    人物档案:王云锁,1920年生,永康人,曾是一名地下党员,参加抗日游击队保卫乡亲。

    王云锁:在当地成立了一支抗日游击队

    今年96岁的王云锁,是永康市人民医院的离休干部。上世纪40年代,他就跟着他的大姐夫、大革命时期的共产党员颜金元一起干地下工作。1942年,日本人来掠夺武义的萤石矿资源,当时日本人在那里有一个小分队。

    一天,颜金元找到他,让他动员自己的父亲交出乡公所的十来支步枪和弹药,在当地成立了一支抗日游击队。这支队伍发展到30多人,使日本人不敢进犯三十里坑。

    当时,他们还成立了青年自治会,这是地下党的外围组织,杀汉奸。1945,他还参与联络组织烧掉赤川村后山赤岩尖的炮台。1945年,日本人撤出三十里坑。新中国成立后,王云锁到永康卫生院工作,也就是后来的永康市人民医院,一直工作到离休。

    人物档案:叶三虎,1926年生,武义人。矿区老民兵,参与矿工暴动反抗日军压迫。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特派记者 黄小星 陈伟斌文/摄发自北京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