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改革红利激发创业潮

06.01.2015  11:38

  2012年8月,吉林省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促进市场主体进一步发展壮大的试行意见》,使“非禁即入”等重大改革难题在吉林省率先实现突破。
  2014年3月1日,吉林省工商局第一张新版营业执照正式颁发,标志着商事制度改革在吉林省全面启动。
  2014年5月,《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出台,明确了改革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一时间,“认缴制”、“先照后证”、“年检改年报”等成为大众议论的热词与焦点。降低准入门槛、简化审批流程、优化市场环境……改革在赢得一片点赞的同时,更激发了吉林省新一轮创业热潮。
  门槛低了:放宽市场准入,让更多创业者圆梦
  76岁的常兆生,是长春中医药大学的退休教师。过去,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这把年纪还能搭上创业快车。正是商事制度改革,让他在古稀之年有了年轻时的干劲儿。他说:“多年来,我一直想把自己发明的多功能三脚架推向市场。这次改革降低了创业门槛,使我能以专利技术出资4917万元,成立属于自己的公司。”
  像常兆生这样的创业者,只是吉林省推进商事制度改革激发的创业浪潮里的一朵浪花。“事实上,早在2012年8月,我省就已经在全国率先推行包括先照后证、注册资本零首付、验资e线通、简化住所登记手续、放宽年检时限等一系列首创性改革措施。可以说,我省推动商事制度改革是启动早、推进快、成效好,全民创业热情得到有效调动。”吉林省工商局局长臧忠生表示。
  工商部门以权力的减法换来市场的加法,新登记市场主体已呈现井喷式发展势头。数据显示,自2014年3月改革全面启动以来,吉林省新登记企业45329户,新增注册资本3219.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8.17%和243.49%,增幅均创历史新高。
  审批少了:释放改革红利,让经营者轻装上阵
  在白山方大集团,事务部部长孙丽颖向记者展示了新办理的“一照多址”营业执照。记者看到,这份营业执照上登记了白山方大国酒茅台专卖店、剑南春专卖店、五粮液旗舰店等7处经营场所,解决了以往一份执照只能登记一个经营地址的问题。“这不仅仅是少办几个营业执照的事,还可以省去税务登记、建账等一系列后续程序,为企业发展带来极大便利。”孙丽颖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改革带来的便利不仅体现在“减负”上,更集中在“提速”上。
  35岁的程谟远从学校毕业后,怀抱创业梦想外出谋生12年,得知家乡正在推行各种创业利好措施,便毅然返回长春市筹办公司。“过去办营业执照,企业需要先到工商部门申请企业名称预先核准,再到许可审批部门办理行政许可手续,最后再回到工商部门办理营业执照。现在只要材料齐全,当天就能拿到营业执照。”对于如此快的办理速度,程谟远着实感到惊喜。
  吉林省工商局副局长管德华告诉记者:“为了更好地方便群众办事,工商机关大力推进工商登记注册便利化。如今,办理营业执照时间由法定的20个工作日进一步缩短为3个工作日,80%以上的登记业务能够即来即办,当日办结。”
  监管严了:优化营商环境,让诚信驱动经营
  在促进市场主体“快速生成”、为企业“减负松绑”的同时,吉林省工商部门始终把营造良好的经商环境、帮助市场主体“健康发展”作为深化改革的重中之重。
  为加快市场主体诚信建设,完善信用约束机制,优化市场环境,吉林省着力筹建了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工商部门依托该系统,利用信用杠杆撬动市场监管中存在的“堵路石”,为社会公众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企业信用信息。
  据吉林省工商局改革办副主任陈宇介绍:“自2014年10月1日正式开通至今,公示系统累计访问量已经超过800万人次,有效满足了公众对企业信用信息的需求,对降低市场交易风险、促进企业诚信自律起到了重要作用。”
  程谟远坦言:“我们赶上了创业的好时候,就应该踏踏实实创业,依法诚信经营,以良好信用回报改革带来的机遇。”被程谟远一语道中的,正是吉林省千千万万创业者的心声。
  群众的呼声指引着改革的方向,群众的认可催动着改革的步伐。进一步推进改革措施全面落地生根,吉林省工商部门仍在实践中不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