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人每天吃的蔬菜 登上了峰会客人的餐桌

14.09.2016  15:32

一棵青菜从种植到上桌 每个环节都“有档可寻  

    

    刚从地里割下的青菜 

    一把带柄小刀,一张小板凳。带着这两样宝贝,王大姐钻进了位于良渚新港村的麟海蔬果基地蔬菜大棚。

    大棚里的青菜经过30多天的生长期,已经可以采摘了。王大姐的工作是割菜,只见她坐在板凳上,一手握住菜梗子,一手拿刀从根部轻轻一切,掰掉一两片品相不好的菜叶,稍加整理后把青翠欲滴的青菜放入身旁的菜筐,顺手码好。

    从早上入棚,到下午2点,王大姐和其他3位姐妹,已经割下70多筐青菜,按每筐净重16斤计算,半天时间里,王大姐她们割下1100余斤青菜。

    “天凉的时候,我们早上就开工,天热的时候,下午3点开始割菜。”王大姐说道。

    在麟海蔬果基地,每棵青菜都有完整的数据记录,包括何时播种、几时收割等,每一个大棚都建立了详细的农事档案。包括青菜在内,基地每天要出产20余吨叶菜供应杭州市场。

    来自田间地头的新鲜蔬菜,经过检测、预冷(迅速排除田间热,保持果蔬鲜度,延长储藏期的措施)和包装等步骤后,于次日凌晨被送至农贸市场、直销店、超市等地。

    一棵青菜,若从下午3点被割起算,到次日早晨8点进入马大嫂的“菜篮子”,全程不过17个小时。

    现在,这些产自基地的青菜、广东菜心、红苋菜、黄秋葵和苦瓜,不仅登上了杭州人的餐桌,更在峰会期间走上了峰会客人的餐桌,向世界各地的客人们呈现着原汁原味的杭州味道。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记者 郑炜
原标题: 杭州人每天吃的蔬菜 登上了峰会客人的餐桌 作者: 网络编辑:殷卫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