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场问政关注学生吃的安全 教育局长要将曝光视频拷回去给学生看

08.11.2014  13:32

  11月7日晚上,2014年杭州公述民评进入了最后一场,问政的主题是中小学校园及周边的食品安全监管。
  对于家里有孩子在上学的市民来说,孩子在学校和学校周边能不能吃得安全,是他们非常关注的。
  一场问政活动下来,现场评论员杨建华认为,学校及周边的食品安全令人担忧。教育、市场监管部门和属地政府对食品监管非常重视,也有“百日行动”等查处行动。但是,这种运动式的整治是不够的,制度很多,但落实不到位,食品安全隐患禁而不绝,需要找到能起到长期效果的措施。

   学校旁边的食品店 20多种零食大多不合格
  孩子们不吃零食是不可能的,但他们是否吃得安全呢?
  现场的第一段视频,是采访学校周边的一些食品店。记者挑选了20多种零食。经过扫描条形码查询,其中绝大多数产品都和注册信息对不上。上城区高银巷小学旁一家食品店老板说,做生意肯定是要赚钱的,监管是政府的事情。
  上城区副区长叶榕说,这家食杂店卖的这些食品,有无证的、有过期的,在前期的摸底调查当中,基本掌握了情况。他们准备用3个月时间,基本整治这些现象。
  下城区副区长王翀介绍,下城区对校园周边食品安全一直在抓,一直在查,但客观上讲,工作上的遗漏和监管所不能及的地方还是存在的,下城区会继续加大工作力度。
  市市场监管局局长陈祥荣表示,有些学校周边,食品安全隐患的问题比较突出,作为监管部门,无论是监管的频率,还是监管的深度、专业性都不够。今年下半年,他们一共排查了1265家食品店,同时抽查了399批次食品。抽查的399批次食品中,不合格率是4.51%。另外,在中小学周边无证无照的餐饮店有578家,经过整治,目前还有264家还是无证无照的。
  不过,对于4.51%的数据,主持人表示质疑。陈祥荣说,因为现在检查的主要是考核合格率,这样的考核不科学,抽检的目的就是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但因为有这么一种考核导向,造成了合格率比较高,明年要以问题为导向来加大抽检的力度。
  有评议代表建议市教育局局长沈建平将曝光视频拷回去,作为教材放给每一名学生,教育他们认清楚外面食品店的情况。

   学校食堂做得不怎么样 今后视频要向家长公开
  现场的第二段视频里,民评代表和家长代表走进了校园查看学校食堂安全。在长青小学的食堂里,餐具消毒、厨房卫生操作都不太符合规范,器皿还有遗留的饭粒。
  “这是市市场监管局和市食安办举办的一个家长校园安全食品体验周活动,食堂里面的工作人员知道今天有家长、民评代表要来检查,那么在有准备的情况下,还是出现了问题,那么,我们看不到的地方呢?”主持人问。
  下城区副区长王翀说,长青小学的食堂已经整改到位,同时对辖区所有学校食堂的操作现场实施了视频的实时监控,视频实时上网,便于学校和教育部门进行监督,下一步考虑向有家长参与的食堂监督委员会开放。
  市教育局沈建平局长回应:视频反映出食堂内部的管理和人员的素养还存在问题,目前,杭州市(主城区)超过95%的学校食堂都有食品监控,我们要求学校至少有一个领导能够实时监控学校食堂的整个操作过程,包括从原材料到烹饪。考虑邀请部分家长帮助我们监督,让更多的人来关注和监管,效果会更好。(本站编辑 陈洪凯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