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拥军,案里案外皆用心

23.02.2016  11:01

 

温岭法院副院长张才宏与官兵沟通交流

 

  日前,在温岭法院,某军区房地产管理分局的林主任紧紧握着法官的手,连声致谢。

  郭某等5人分别租了位于温岭市松门镇的部队营区的房屋。租期到了,某军区房地产管理分局多次要求郭某等人腾退房却遭到拒绝,无奈之下将郭某等人告上了法庭,要求腾退房屋并支付逾期租金19万余元。案件进入执行程序,温岭法院开通“维军绿色通道”,2个星期就将19万余元执行到位,充分维护了军队的合法权益。

  这是温岭法院司法拥军工作的一个缩影。近来年,温岭法院结合“人口多、靠近沿海、民营经济发达”的区域特点,不断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司法拥军工作的新内容、新模式、新载体,围绕“军地共建促和谐,司法拥军零距离”而不断努力。

  维军绿色通道

  早在2006年,温岭法院就成立了维护国防利益巡回法庭,由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高、熟悉军队情况的审判人员组成,方便军人军属来诉、来访,使军人军属感受到家的温暖。

  目前,温岭法院受理的涉军维权案件主要集中在婚姻家庭、交通事故赔偿等民事案件。巡回法庭在审理涉军案件时,坚持“调解优先”原则,努力搭建与当地部队的联动调解平台,做到“快立、快审、快结、快执”。

  现役军人小郑与妻子小林是湖北老乡,小郑在温岭服兵役,双方分居两地、聚少离多,婚后不久就产生矛盾,小林一气之下起诉至温岭法院要求离婚。承办法官深入了解案情,多次与小林沟通,希望她能珍惜这段婚姻,多为孩子考虑,理解一下军人为国为民之余对家庭的万般无奈。经过法官细致耐心的调解,最终小林撤回了起诉。

  去年3月,温岭法院受理了一起雇员死亡赔偿案件,被告是军属,其儿子服役于空军某部,是我军某战机的特级飞行员,得知家里涉讼,心理受到干扰,对工作造成了一定影响。好在通过承办法官的不断努力,案件最后成功调解。

  近三年来,温岭法院已审结各类涉军诉讼案件21件,涉军案件标的额达150余万元,帮助部队、军人、军属挽回经济损失近50余万元。同时,温岭法院还在诉讼服务中心开通“维军绿色通道”,为军人军属参与诉讼提供了“一站式”服务,减免缓交家庭困难军人军属的诉讼费用,实现了“维军权、解军难、稳军心”的良好成效。

  送法进军营

  “你们的到来,让我们感受到了法院的拥军情怀与务实的工作作风。”当温岭法院副院长张才宏一行走访温岭武警中队时,官兵们很是激动。

  温岭法院将“军地共建、司法拥军”作为分内事来思考、来谋划、来开展。张才宏带着对军人的深厚情感,经常深入军营,就深化拥军维权、法治共建、国防教育、交流互动等方面与官兵们进行座谈沟通,听取他们的心声。

  为了将司法拥军工作常态化、制度化,温岭法院先后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使该项工作更加有序地开展。温岭法院还经常举行“送法进军营”活动,近三年来,共举办法律讲座7次,解答法律问题500多人次。

  去年“八一”前夕,温岭法院法官应荣辉结合一些社会热点案例以及自己曾经办过的案件,为百余名官兵送上了一堂生动的法律讲座。

  “父母离婚后将房屋给了我,现在拆迁换了2套房子,母亲却起诉我想要回1套,我该怎么办?”“我朋友向我姐姐借了5万元,已经2年了,就是拖着不还,我姐姐能起诉吗?”……官兵们听讲座之余,围着温岭法院的法官咨询各种法律问题,都得到了满意答复。

  战士小王的父亲遭遇了交通事故,构成三级伤残,但是,一年多过去了,还是没有得到赔偿。温岭法院民一庭副庭长江伟耐心地向小王解释了诉讼时效问题,并指点他收集相关证据,还留下了拥军联系卡,打算待材料收齐后帮他好好“算算账”。小王之前一直紧皱的眉头,终于舒展开了。

  军地共建互助双赢

  在开展军地共建的活动中,温岭法院紧紧围绕“共赢”二字做文章。

  一方面,温岭法院每年举办“公众开放日”,邀请官兵参观法院、旁听庭审,向部队赠送法律书籍等,并选任现役或退役军人担任法院人民陪审员参审涉军案件和其他案件;另一方面,温岭武警中队每周五指导司法警察开展实弹射击、擒敌拳等技能训练。2014年9月,温岭法院司法警察训练基地在武警中队正式揭牌启用。另外,温岭武警中队还多次邀请法院干警开展“国防教育日”等活动,提升干警的国防意识。

  一分努力,一分收获。温岭法院光荣获得了最高人民法院、解放军总政治部联合授予的“维护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