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市司法局扎实推进社区矫正信息化建设

18.06.2015  22:55

  近年来,龙泉市司法局在实施社区矫正信息化建设中,以构建完备社区矫正信息监管中心为目标,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健全监管机制,规范基础管理,除确因年老不便使用手机的外,全市社区服刑人员均实施了LBS手机定位,并实现了指纹报到系统全覆盖。
   一是健全信息监管体系。 大力加强信息监管中心建设,扩大“电子围墙”覆盖面,着力构建县、镇、村三级信息监管体系,完善平台功能,拓展应用领域,实时做好跟踪考察、警示告知、短信提醒、网络帮教等工作,努力实现社区服刑人员日常监管教育网络化、全程化、无缝化,严防脱管漏管和再犯罪。加强与法院、检察院、公安等部门衔接协调,进一步规范部门间衔接工作流程,并努力探索实现文书传递、数据共享、信息交流、情况通报等工作网络化、无纸化,切实做好四部门的无缝对接。
   二是有效实施常态管理。 加强社区矫正信息化工作平台的操作培训,县级信息监管中心配备专职信息人员2名,各司法所确定一名协理员专职负责手机移动定位的信息化核查工作,对手机移动定位监管对象实施每日随机抽查不少于二次、定期全面复查、重要时期重点检查,掌握和记录社区服刑人员活动轨迹,确保对各类异常动态进行及时警告和应急处置,做到“边发现、边查证、边上报、边处置”。司法局严格对照《龙泉市社区矫正工作考核评分标准》,联合公检法三家单位组成检查组,采取定期巡回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手机定位监管工作予以指导并进行检查考核,考核结果与各司法所年度考核挂钩。 
   三是拓展信息化管理功能。 目前,所有社区服刑人员全部纳入指纹报到监管系统,社区服刑人员日常报到、请销假等统一采取指纹签到形式,及时掌握矫正动态,大力提升监管时效。推行“电子平台”与“纸质档案”同步操作系统。注重社区矫正信息管理平台的功能整合应用,依托移动公司技术平台,将思想汇报、集中劳动教育、走访登记、请假审批、考核奖惩等社区矫正日常工作内容及时录入平台,使社区矫正各类基础信息形成一套全系统共享的网络化卷宗,与纸质档案无缝对接。目前,全市在册社区服刑人员均已建立电子档案与纸质版个人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