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昌县司法局凝心聚力护航“五水共治”

24.11.2015  16:46

  今年以来,新昌县司法局立足本职,服务大局,有效整合普法、律师、公证、调解等法律服务资源,全力为“五水共治”保驾护航。
   一、构筑三个阵地,唱响五水共治“好声音”。 一是传统普法阵地。深入推进法治文化广场、长廊、文化礼堂等阵地建设,加快完善农村普法基础设施。在城区和各乡镇(街道)制作法治宣传公益广告牌30余块600多平方米,喷绘大型法治文化墙1500多平方米,建立村(居)法制宣传栏(窗)409个,开辟法治图书角372个,农民法制学校35个,实现城区、乡镇(街道)、村(社区)法治文化阵地基本覆盖。通过法治文化展示、宣传图板展览,开展法律咨询、编印发放法律知识读本、折页等集中宣传服务活动,大力宣传“五水共治”相关法律法规,引导广大群众拥护和支持“五水共治”。二是媒体普法阵地。在《今日新昌》开设“司法在线”和“以案说法”栏目,新昌广播电台《阳光之声》开设《普法园地》,依托新昌县政务网及新昌法治网,对涉及“五水共治”的法律法规及典型案例进行重点宣传。同时,在新浪、腾讯同时开设“新昌司法”官方微博,并于今年8月开通“新昌司法”微信公众号,通过司法动态、专家解读、新法速递、图说普法、以案说法等普法栏目,打造“双微”普法新平台,定期发布“五水共治”相关法律信息及案例剖析。截至目前,通过“双微”平台共计发布动态信息350余条,吸引社会机构、团体和公众订阅用户300余个,解答群众相关咨询50余人次。三是流动宣讲阵地。将“五水共治”涉及的法律法规纳入普法规划,组织“六五”普法讲师团结合法制大讲堂、送法下乡等活动,赴全县各党政机关、村、社区和企事业单位进行宣讲,宣传《水法》《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防洪法》和《水土保持法》等法律法规,为全县“五水共治”工作的顺利开展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今年以来,共开展相关法制讲座15场次,送法下乡活动25次,送法入企活动14场,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提供法律咨询400余人次。
   二、当好三大顾问,奏响依法治水“主旋律”。 一是做好政府法律顾问工作。进一步完善政府法律顾问制度,为党委政府制定涉及“五水共治”工作的重大决策,提供切实可行的法律意见和建议,对涉及“五水共治”工作的重大项目,提供法律评估、风险预警、协议起草等方面的法律服务,以专业的人员、专业的手段和专业的知识当好“法律智囊团”。同时,启动疑难信访律师专家组工作,组织律师参加县领导信访接待、“五水共治”信访值班,积极引导信访群众走出“信访不信法”误区。今年以来,共组织律师参加县领导信访接待20人次,到县信访局“坐堂问诊”7人次,帮助解决矛盾纠纷4人次。二是推进企业法律顾问制度。组织各律师事务所积极参与涉及水污染、防洪排涝、水利建设、水务纠纷等领域的案件代理和维权工作。开展重点用水企业涉水法律体检活动,结合“五水共治”相关法律法规的解读、以案说法等,全面梳理企业可能存在的污染风险和法律风险,帮助企业建立“健康档案”,促使企业管理者、员工形成节约用水、少排废水的意识。目前,全县7家律师事务所共担任企业法律顾问300多家,共计帮助企业建立“健康档案”300余册,发现并规避企业法律风险70余个,提出整改意见100余条,帮助办理涉企诉讼与非诉讼案件194件。三是发挥村(社区)法律顾问作用。今年10月,组织全县7家律师事务所和4家基层法律服务所47名律师完成与全县399个行政村、14个社区第三轮法律顾问合同的签订,全面实现一村(社区)一顾问有效覆盖。以《村规民约》修订工作为契机,开办村(社区)干部专项培训班,开展上门“法律体检”,从格式、程序、条款、执行等方面逐一进行指导,引导各村(社区)将民主法治、平安建设、“五水共治”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不断提高“五水共治”政策群众支持度。今年以来,共组织法律顾问进村下乡活动21次,开展村重大项目合同协议、村规民约“法律体检”80余次,提出意见建议30余条。
   三、延伸三项职能,吹响服务治水“集结号”。 一是筑牢人民调解化解矛盾“第一防线”。整合全县人民调解资源,依托全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矛盾纠纷大调解体系,开展“五水共治”矛盾纠纷专题排查调处,重点关注可能影响和干扰“五水共治”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收集、评估涉及“五水共治”矛盾纠纷,做好预知、预判、预防,为顺利推进“五水共治”项目筑起第一道防线。深化多元调解,以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为主要阵地,依托“3+X”人民调解体系,汇聚合力跟踪化解矛盾纠纷,切实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今年以来,全县共开展涉“五水共治”人民调解排查12次,成功调处矛盾纠纷196件,调解成功率100%。二是开启“五水共治”法律援助“直通车”。依托县司法行政法律服务中心、12348法律服务专线、乡镇(街道)法律援助工作站、村(社区)法律援助联络点,打造法律援助一小时服务圈,将“五水共治”引起的拆迁、合同、邻里关系等争议纠纷纳入法律援助范围,对因水污染受到损害的弱势群体,及时提供法律援助。同时在县信访局设立信访法律援助服务工作站,及时引导群众依法、理性反映利益诉求,在法治轨道上解决问题。截至目前,共提供涉水法律咨询300余件,办理“五水共治”相关法律援助80余件,组织律师到信访法律援助服务工作站“坐诊”24人次。三是开通公证服务“五水共治”绿色通道。积极服务钦寸水库建设民生工程,做好移民安置择地、择房的相关公证工作,确保征迁安置工作依法、公平、公正,切实保障移民权利,累计现场公证集中抽号5场次,“即报即择”分散抽号75场次,宅基地抽签40场次。积极参与“五水共治”项目的现场监督、证据保全、招标公证,累计办理房屋评估的丈量过程保全公证、粘贴公告保全公证、青苗、田地丈量过程保全公证和田地现状保全公证、房屋搬迁保全公证等保全证据公证156件,工程招投标公证10余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