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路桥大地为琴路作弦

06.07.2015  19:54
  近日,笔者到台州市路桥机新路建设现场,一幕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让人振奋。
  面对交通建设基础薄弱、繁重的工作压力,近年来,路桥区交通系统干部职工心里却揣着一股劲。
  交通建设项目涉及面广,项目报批不容易。如秀洲至路桥公路(规划中的203省道)路桥南山至洋屿段工程,这是路桥建区以来投资最大的交通项目。为了这个项目落地,路桥区交通运输局长陈旭初带领相关人员,反复跟省交通运输厅、省发改委沟通。在短短二周时间内完成了涉及20多个单位的繁琐报批手续,为高效率、快节奏完成项目省发改委“工可”和初步设计批复,起到有力保证。
  项目报批不容易,政策处理更是一个难题。“工程老大难问题都是政策处理难,104国道的改建也是。”说到104改建工程的难处,区交通运输局副局长王军华感慨万分。“记得有一次,下岭村需要进行山体爆破,附近村民不肯,组织了一帮人进行阻挠,也是经过多次协调,才保证工期如期进行。
  近年来,路桥区交通项目的政策处理工作涉及全区9个镇街道近100个村,工作面广量大。对此,路桥区交通运输局创新推出了“包资金、包责任、包时间”的“政策处理包干机制”,领导干部深入建设一线,实地查看,解决问题。如沿海高速路桥段指挥部和蓬街、金清两镇的共同努力下,沿海高速路桥段涉及的征地协议签订工作顺利完成,比市里考核要求的时间提前了半个月,取得市区板块第一的好成绩。
  承诺有目标,效果咋保证?在推行承诺之初,路桥区交通运输局就把着力点放在务求实效上,防止攻坚行动承诺有雷声无雨点。根据工程建设实际情况,对项目进度实行“倒排”机制,对项目每月定量目标根据客观条件进行实时调整,并从施工队伍实力、机械投入数量、项目部资金运作、施工环境、制约问题等各个方面,深入调研摸底。另外,局项目分管领导在局长的主持下每周召开一次重点工程分析会,通报每个项目的进度情况,并就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困难、问题进行动态跟踪,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决策,提出解决对策,以促进项目的顺利推进。
  路桥区交通运输局总工程师陈剑波说:“实行目标时间承诺后,就像套上了‘紧箍咒’,从而对承诺的落实和完成的时间,形成倒逼机制,丝毫不敢松懈。
  在阵阵催人奋进的凯歌声中,2010年-2014年,路桥区的交通建设逐渐进入了一个大投入、大建设、大成效时期,累计完成投资近20亿元,是前三个五年的总和。
  路网是流动的诗歌,道路是凝固的音乐,更是路桥交通人发出惠民交通的最强音。(路桥区交通运输局 陈伟民报送)
前三季度湖州市重点物流项目发展迅速
前三季度,湖州市重点物流项目投资完成情况良好,截止到9月底,12个重点物流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1.交通运输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