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积极创建“公交优先示范城市” 助推“山海宜居美城”建设

16.07.2015  03:08

  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是台州城市建设“山海宜居美城”的重要内容,台州市区公交于2014年完成一体化以来,积极响应省、市政府创建公交优先示范城市的目标,科学规划,创新机制,优化服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高起点规划,科学制定公交发展规划


  为适应公交一体化和城市发展定位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台州市交通部门组织完成了对《台州市城市公共交通规划》(2009-2020年)的修编调整。一是强化了三区之间的快速连通,提升跨区线路的服务能级和服务品质,强化区内衔接,共新增公交线路37条、公交专用道67公里,打造了4条公交示范快线,促进三区融合发展。二是将点点直达线路布局模式逐步向以客流集散中心为依托的换乘模式转变,新增公交换乘枢纽站15个,提升公交可达性和客流集聚性。三是针对“场站缺少、资源匮乏、布局失衡、设施简陋、资金不足”的五大难题,加强公交场站规划,共新增场站79个,用地规模52万平方米。2017年全市公交分担率将力争提升6个百分点。


  二、高服务质量,主动创新公交服务模式


  一是开展“两线一车”创建。从2015年开始到2017年开展“文明示范线”、“文明线路”和“文明示范车”创建活动。从规范营运服务、保障行车安全、优化乘车体验等处着手,首批明确108、202、303、915的4条线路开展创建工作,以点带面逐步扩大影响力。适当建立创建奖惩制度,采取定期考核和日常监督相结合的办法将活动细节落实到常态化管理工作中,并定期就活动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进行汇总分析,集中部门力量整改突破,进一步将创建工作落到实处。
  二是推出“线片长”制度,首创“车长”模式。每条公交运营线路都有“片长”、“线长”,以责任包干形式重点整治乘客投诉较多的甩客、不按规定站点停靠和不按规定线路行驶、不礼让斑马线、恶意闯红灯、超速行驶,不按公交专用道行驶等不文明行为,以定期考核的形式开展争优创先评比。创新建立“车长”模式,结合市区公交运行的特点,在全国率先设立公交车长,强化驾驶员责任意识,方便市民乘客投诉监督。
  三是建立公交义务监督员机制。制定市区公交服务质量监督管理机制,共聘请40位公交义务服务质量监督员,主动征询社会各界对市区公交线路、站点及司乘人员服务质量的意见及建议,及时整改,做到“件件有回复、事事有落实”。


  三、高水平建设,大力提升公交供给水平


  一是优化调整线路。针对市民反映热切的公交线路,及时进行调整或新增,去年以来,共新增和优化调整公交线路21条,打造精品线路7条,社区公交线路1条,开通台州科技学院专线、105线集聚区延伸线、101麦德龙延伸线3条通勤专线,开通椒江至火车站137路快速公交线、138路椒江南北环线、金清客运中心至路桥短途南站和新桥小学至路桥短途南站4条线路。有效解决沿线居民上下学、上下班、出行购物等交通问题,得到了广泛好评。
  二是加快公交场站建设。停车难、回转难一直以来是阻碍公交发展的老大难问题,市区83个首末站仅17个是有场站设施的,其余均为路边停放。去年,新建完成21个公交首末站,2个公交首末站,分别是椒江区七号码头江滨路首末站、路桥恩泽医院首末站。完成了106个公交“裸站”的标准化站亭改造。今年继续下大力气,结合为民办实事工作要求,新建24个港湾式公交站,3个公交首末站,启动椒北公交换乘枢纽、黄岩澄江公交换乘枢纽、集聚区公交换乘枢纽选址工作。
  三是加密班次,延长公交运营时间。建设精品公交线路。在市区交通密集线网范围内分别打造了108、109等7条精品线路,高峰期发班密度控制在5-10分钟以内,严格按时发班。运营时间上,市区19条主线公交末班时间均已延长到19点以后,火车站的主要线路也都延长到高铁列车的最后一班。新的车辆和人员到位后,将保障更多的线路班次和运营时间。
  四是打造“绿色”公交。2014年,新增购置217辆新能源车辆和28辆国IV标准公交车。车辆到位后,推广应用混合动力公交车到文明示范线路,以文明礼仪服务配合环保美观的车身形象,积极响应“山海宜居美城”建设,打造城市流动风景线。同时,为了增强驾驶员环保节能意识,组织开展了公交营运车辆节能竞赛活动,活动持续至今取得较好节能成果。
  五是建成应用智能公交体系。依托科技支撑,搭建了公交企业的三级信息化指挥平台,实现公交线路均衡化运营管理、车辆智能调度和运行全程可视化监管。同时,“台州行”公交手机应用也已正式发布,方便市民通过手机查询公交站点和线路,实时定位车辆,报送到站信息,有效降低市民公交出行的时间成本。下一步,还将在城区主干道建设电子智能站牌,向站内乘客及时发布公交信息,提供公交出行信息导向服务。(浙江省运管局报送)

前三季度湖州市重点物流项目发展迅速
前三季度,湖州市重点物流项目投资完成情况良好,截止到9月底,12个重点物流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1.交通运输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