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教育考试院发布高考试卷评析 名师谈试题

10.06.2016  18:58

  作文题能掌控哪个层次就在哪里立意

  追求语言和思想的匹配即可

  昨天,省教育考试院发布今年高考的命题思路和试卷评析,由多位各学科的专家老师分析总结。通讯员鲍夏超记者张娜

  语文:明确提出写一篇论述类文章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特级教师胡勤、浙江省湖州中学特级教师羊刚点评:

  2016年浙江省高考语文难易适度,在考试内容改革和语文素养考查等方面多方探索,有新意。

  作文题对文体有明确规定:写一篇论述类文章。和今年考试说明中的样题完全一致,师生应早有准备。加强考查逻辑思维能力,特别是思辨能力。

  作文“材料提出的问题”,问考生面对虚拟世界的到来持何种态度。回答需要现实的考量,也需要对未来的想象,给了考生很大的写作空间:“虚拟世界”带来便利和困扰,考生凭生活常识就有话可说;人与物、人与科技、人与自我的关系,则有抽象思考。对考生来说,能掌控哪个层次就在哪里立意,追求语言和思想的匹配即可。

  数学:突出考查理性思维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特级教师张金良和杭州学军中学高级教师张春杰点评:

  高考数学在全面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突出考查理性思维,有较强的区分度和选拔功能。

  今年是文理分科考试的最后一年,试卷依旧充分考虑了文理考生的差异。理科题侧重理性思维和抽象概括,文科题侧重形象思维和定量处理。

  统览全卷,再次传递出一个信息:考生盲目的题海战术,已适应不了当前的高考卷。高中数学教学要回归教材,重视启迪思维,重视课堂教学的研究,克服“满堂灌、重训练”的现象。

  英语:阅读材料很有现实意义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特级教师葛炳芳、杭州第十四中学特级教师孔慧敏点评:

  高考英语总体难度适中,无偏题怪题,有较好的区分度。试卷语言材料选自英语国家经典著作和主流媒体等权威资源,除了关注语言知识,试卷更关注语用、思维与文化。

  有篇阅读讲的是“关于大学,别人不会告诉你的五个事实”,涉及大一专业定位、机会选择、与人相处、表达见解、主动参与等方面,对考生很有现实的教育意义。

  书面表达部分要求考生以“Planning is good,but doing is better”(计划重要,行动更重要)为话题。试题有开放性,考生有发挥空间。可以简述对名言的理解,再用具体事例说明,最后给出恰当的结尾。

  文综

  政治:直面社会热点

  嘉兴高级中学特级教师潘新华、浙江省余姚中学特级教师骆柏林点评:

  试卷中的许多题目,如猪肉价格上涨、“僵尸”企业、净网行动、G20等素材,都取材于现实生活,时代气息浓郁。政治课教学就应引导学生关心国内外时事,关注生活、社会、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历史:关注时代和现实

  历史学科组认为试卷稳中有新,体现一定的开放性。历史学科的命题离不开对时代和现实的关注。

  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特级教师朱世光、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高级教师王少莲点评:

  历史试题继承浙江卷风格,注重历史思维能力考查,提升史学思辨水平,充分体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课改方向。

  地理:学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地理学科组认为试卷重点考查学生地理学科能力,倡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理解和应用地理知识、提高地理技能,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宁波中学特级教师常海东、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特级教师郭剑峰点评:地理试题以稳为主,延续前些年的特点,给考生以熟悉感和亲切感。突出区域比较分析,考查考生对地理分布格局和演变规律的感知水平。

  理综

  物理:突出考查应用

  物理学科组认为试题严格遵照《考试说明》,考查知识和能力全面,努力把考生遴选到最合适他们发展的高校和专业。并且突出应用,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物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应用能力,同时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有“让物理走进生活,让生活体现物理”的特色。

  化学:难度适中有区分度

  化学学科组认为试题将新材料、新能源、环保、医药等热点问题融入情境素材,立足于用中学化学知识、原理来分析和理解生活中的问题,体现学科价值。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特级教师任雪明、杭州第十四中学特级教师郭裕茂点评:试题难度适中,有较好的区分度,考查内容涵盖高中化学学科的主干和核心知识,注重考查考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新情境下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生物:用生物学指示解决实际问题

  生物学科组认为生物考试内容分布和试题类型,延续往年安排。试题难度与往年比相对稳定,用不同难度的试题区分不同层次的考生。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特级教师周初霞、杭州第十四中学特级教师方淳点评:试题紧密联系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生产实践、现代科技等方面,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更突出考查考生应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