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快又好“兑现”合法权益

20.06.2016  10:11

  访谈对象:浙江省江山市人民法院副院长  郑爱萍

    民主周刊:产生执行难痼疾,除了被执行人因素,法院内部消极执行、选择性执行等也是一大诱因。你们如何强化内部监督管理,确保执行公正?

    郑爱萍: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努力破解外部制约因素,同时着力从内部查短板、补短板,以实现实体及程序公正。

    一是实行执行分权机制。由执行庭与执行裁决庭分别行使执行实施权和执行监督权,构建执行裁决、实施和监督三权制衡工作机制,确保执行程序依法公正。

    二是强化执行案件流程管理。充分利用执行信息管理系统,实时动态监督分案、执行、裁决、结案、归档等节点,常态监控执行期限、执行查控、强制措施、款物交接等程序。

    三是增强执行工作透明度。通过法院官网、微博、微信向社会公开执行信息,重大执行措施、案件重大进展均及时公布告知;邀请基层干部、执行协助员、公证人员、政法委及检察院工作人员到场监督执行活动,促进阳光执行。

    民主周刊:执行工作是“公平正义最后一道防线的最后一个环节”,执行工作效果好坏直接影响司法公信力。你们有哪些有力举措,确保胜诉权益又快又好“兑现”?

    郑爱萍:任何事情最怕“雷声大雨点小”,我们要求集中力量攻坚克难,用强有力的执行举措提高标的到位率与实际执结率。

    一是强化执行措施。充分运用公安协助查控、限制出入境以及失信曝光、限制高消费等手段开展反规避执行。三年多来,共报送公安协控被执行人830人、车辆103辆。2014年4月以来将符合条件的9948名自然人、502家企业法人上传全国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共有230名被执行人因被限乘飞机、高铁等到法院履行义务。

    二是开展专项执行行动。岁末年初对三养、劳动报酬、交通事故赔偿等涉及民生案件开展集中执行行动。去年11月我院启动“百日攻坚清理执行积案”活动,期间共实际执结案件435件,到位标的额逾1亿元。

    三是加大执行惩戒力度。三年多来依法强制拍卖房屋、店面383套(间),拍卖、变卖车辆106辆;司法拘留312人次,罚款56人次;对涉嫌构成犯罪的15名被执行人依法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民主周刊:你们在执行机制创新方面有何有益探索?

    郑爱萍:创新是灵魂,是破解执行难的动力之源。近年来,我们作了许多创新性尝试,也收获了一份优异的“成绩单”。

    一是构建“大执行”网络。在全市19个乡镇(街道)选任执行协助员,发挥基层干部熟悉当地社情民意的优势,充当“千里眼”“顺风耳”,为法院提供有效的被执行人下落及财产线索。

    二是拓展“老赖”曝光新平台。2012年开始,我院将督促履行债务公告及执行悬赏公告张贴到被执行人所在村(社区)公告栏,在市区人流量密集的广场、公园等处的户外LED屏滚动曝光“老赖”信息。去年5月,我院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曝光被失信执行人信息,至今已发布曝光信息38期421人,获分享转发4万余次,总阅读量超过50万人次。

    三是大力推进执行查控信息化。2012年,我院在衢州地区率先与公安、房管等部门建立集中查询专线,信息查询无缝对接、即时反馈。2014年6月,我院创新使用智能手机NFC功能查询被执行人随身携带的银行卡消费信息,结案25件,到位标的额80余万元。

    四是大力推进司法网拍工作。2013年8月以来,我院借助司法网拍平台实现涉执资产的快速变现,共拍卖标的物327件,总成交金额4.3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