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式预算”:决策实验引各方关注
温岭市参与式预算改革实践已历经十年。在温岭人大工作9年有余的我,有幸参与和见证了温岭开全国先河推行的参与式预算改革。2005年,新河、泽国两镇率先将民主恳谈引入到基层人代会预算审查,形成了对预算进行实质性审查监督的“参与式预算”。随后,温岭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部门预算民主恳谈、代表联络站预算征询恳谈、人大常委会初审票决部门预算草案、人代会分团专题审议部门预算和票决部门预算等改革和创新,有序推进人大对政府实施全口径预决算审查和监督。
犹记得那年泽国镇人代会召开的情景,由于要用无记名投票来表决财政预算报告,泽国镇的人大代表都显得有些激动。
“以票决方式替代过去的举手或鼓掌通过,可以让每一位人大代表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意愿。”一直关注泽国镇预算改革工作的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政治系主任郎友兴教授说,“乡镇人大采取票决的方式来表决财政预算报告,这不多见。”
随后几年,在每个镇召开的人代会会场内,几乎都可以看到因为资金安排,代表们唇枪舌剑的场面。此时,人代会俨然成了代表和政府之间、代表和代表之间理性博弈的舞台。民心所向决定了政府钱袋子的使用指向,这是所有的代表最满意的地方。
继乡镇参与式预算改革初步成功后,温岭市人大决定将这一方式扩展到市级部门。2008年,温岭市交通局率先探索实施部门预算民主恳谈,当年的1月份和8月份,举行了交通部门预算编制、交通部门预算执行民主恳谈,让部门预算审查监督进入实质性监督轨道。后来,教育、城建、水利等“用钱大户”逐步被纳入到这个行列。“恳谈,是为了让部门的预算更接地气。”
部门预算的每场恳谈会,首先都会听取市发改局、财政局以及恳谈部门介绍上一年重点建设计划执行情况、预算执行情况,以及下一年重点建设计划安排、预算安排情况。随后,与会人员分组进行恳谈,提出意见和建议。在之后的集中恳谈中,有关部门负责人现场解答与会人员的提问。为了使部门每年安排的项目更顺民意,更得民心,公众参与恳谈的广度和深度也得到进一步拓展,除了人大代表之外,还有公民代表,中介机构、行业协会、社会组织代表,以及来自市级预算审查监督参与库和专业库的专家等参与。2010年,该市建立了参与式预算的人才库和参与库,人才库是由熟悉预算的专家学者代表组成,参与库的4万余人是各级的民选代表(包括各级人大代表、村民代表、50万元以上的纳税人)组成的。
2013年,在温岭参与式预算实施的第8个年头,个别乡镇的民主恳谈内容开始从预算支出向预算收入、预算向决算延伸。
“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50万元,具体指哪些方面?还有多少国有资产闲置?准备如何盘活开发?”2013年箬横镇财政收入预算草案虽然只有正反两面一页纸,却清楚地罗列了该镇2013年的各项收入预算,让人一目了然。在此次箬横镇的预算收入编制民主恳谈过程中,与会代表和政府部门负责人谈论最多的就是要“量入为出”。
“半年下来,完成预算收入计划26.45%,完成预算支出计划26.15%,为什么实际收入和支出会偏低?”
同样在2013年,8月20日上午,在坞根镇政府会议室内,与会者人手一份“坞根镇2013年上半年财政收支预算执行情况”,轮番向该镇干部发问。这是温岭市首次实行参与式决算,由市、镇两级人大代表和群众代表共同对政府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近年来,温岭人大推行的“参与式预算”先后高票入选“十大地方公共决策实验”,进入“中国改革开放30年创新案例”120个候选名单,荣获第五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提名奖,入选中国“2010年十大民主法治新闻”,引起了中央电视台、《中国人大》杂志等媒体的关注。
不过,中央编译局副局长、地方政府创新奖发起人俞可平的一句话,道出了对温岭公共预算改革的期待和担忧:“一种地方政府的创新,无论其效果多好,多么受到群众的拥护,如果最终不用制度的形式得到肯定和推广,那么,这种创新最后都难以为继。”
为此,2009年1月,温岭市人大常委会出台《关于开展预算初审民主恳谈,加强镇级预算审查监督的指导意见》的文件。这标志着在温岭镇级参与式预算正式进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在中共温岭市委出台的《2010年度镇(街道)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办法》中,首次将“参与式预算”纳入对各镇(街道)党建工作考核内容。《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加强“法治浙江”基层基础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行“参与式预算”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