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江县首次发现“怪鱼”确定为义乌小鲵

18.03.2016  19:03

  近期一则“‘中国小鲵’疑似出现在浦江”的消息几乎引爆浦江人的朋友圈。原来前几天在前吴乡章山村一次林地垦造中发现了几条“怪鱼”,全身显黑褐色,尾巴侧扁,前后脚一共有18个脚趾,与中国小鲵十分相似,消息不胫而走。3月17日,这群小家伙的身份终于等到验证,应浦江县林业局邀请,来自浙江自然博物馆的专家现场确认其为“义乌小鲵”。

  椭圆的头部、狭长的身躯,形似壁虎却漫游在水中。“这种动物太稀奇了,没见过。”一大早,浦江县前吴乡章山村驻村干部赵秀川便提着水桶等待专家的到来,希望能解开心中的疑团。据她回忆,3月5号这天,几位村民上山时无意间在水坑里发现了“神秘怪物”,随后又在山上其他几处水坑、土壤遇见了相同的神秘动物,目测数量超过100条。由于时间匆忙,众人虽然好奇,但没有深究。到7号,赵秀川与村民到山上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同样发现几只活动的小玩意,惊呼“会不会是娃娃鱼”,并将照片上传至网上期待真实答案。

        前吴乡章山村距离城区十几公里,村里居住人数并不多,而出现“神秘动物”的后山占地近500亩,由于道路崎岖更是人迹罕至。17号这天,浙江自然博物馆副研究员陈苍松现场比对了村民发现的动物成体和幼虫外形,结合动物栖息环境,确认村民发现的“神秘动物”为成体的“义乌小鲵”,并非网友所传“中国小鲵”。目前浦江前吴是发现“义乌小鲵”最大的区域之一。

      “中国小鲵”、“义乌小鲵”一词之差,具体如何区别?陈苍松解释道,两种类别根据地域来区分,在以湖北为核心区域发现的是“中国小鲵”,而“义乌小鲵”则以义乌为核心分布在浙江其他区域,1984年,浙江自然博物馆专家蔡春抹在义乌大陈镇发现与“中国小鲵”相似的物种,遂取名“义乌小鲵”。后来,“义乌小鲵”又相继在浙江镇海、舟山等地被发现,浦江则尚属首次。他分析,每年12月至次年6月正是“义乌小鲵”的繁殖期,需要有水的地方,直到长成幼体才离开,而平时小家伙们多生活在湿润的土壤里,不易被发现。

        “‘中国小鲵’与‘义乌小鲵’的关系就像中国人和美国人,尽管有差异,但没有谁比谁高级,只是生活地域不同。”陈苍松强调,包括常见于高山区域(海拔800-1000米)的“安吉小鲵”在内,三者均已列入国家濒危动物。“虽然在浦江发现的‘小鲵’并非新物种,但能找到这么大一块适合这类种群生存的地方,十分少见。”

        小鲵身躯娇小柔软,可生活在地球上的时间已有几亿年。由于对湿润环境气候依赖性强,陈苍松建议当地乡政府通过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两种方式,及时保护已经发现的“义乌小鲵”。“义乌小鲵”生活于海拔100-200m的丘陵山地,除繁殖季节外,多见于疏松潮湿的泥土、石块或腐枝烂叶下面。“如果选择迁地保护,必须做好前期论证,除了栖息地的自然气候条件适合小鲵生长需求外,还要考虑周边活动区域是否存在同域竞争生物,占据相同生态位。”陈苍松认为,不讲科学的保护办法,濒危物种马上就会消失。

        下一步,浦江县将根据专家建议加强保护。(浦江县林业局)

网站地图 隐私声明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