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尔尼诺持续浙江度过凉夏 今年暖冬再现可能性大

08.09.2015  23:52
9月8日,白露,清晨的西湖迎来万丈霞光。 艾琳 摄

       浙江在线杭州9月8日讯(浙江在线记者/李鹏 首席编辑/赵洁) 白露过后,随着天气逐渐转凉,夏天已风光不再,接下来就要轮到秋冬上场了。

  虽然眼下还未入秋,离入冬更远。但是日前,国家气候中心表示,“强厄尔尼诺事件”已经形成,它至少将持续到2015/2016年冬季,成为史上维持时间最长的一次。受此影响,冬季我国的气温可能是偏高的,容易出现暖冬。

   此次“厄尔尼诺”为史上维持时间最长

  至少持续到2015/2016年冬季

  “厄尔尼诺”这个词来自西班牙语,翻译成中文就是“小男孩”,具体是指热带太平洋海温异常升高的气候现象。这个小男孩是个十足的捣蛋鬼,他一旦现身,就会出现全球天气气候异常。1997年我国长江流域的那场大洪水,就跟他有关。

  国家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孙冷表示,此次厄尔尼诺事件从去年5月开始的,到今年8月底为止,已经持续了16个月,海温已累积比平均值高出了14.4℃,已达到强厄尔尼诺事件标准,预计至少持续到2015/2016年冬季,强度仍在增加。

  国家气候中心认为,这次的厄尔尼诺事件与之前历史上最强的一次(1997/1998年)相比,虽然强度相对较弱,但持续时间已经超过了它,为史上维持时间最长的一次。

   浙江今年过上“凉夏”

  厄尔尼诺是幕后推手

  那么,厄尔尼诺对浙江有什么影响呢?

  今年7月,国家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王启祎就分析说,厄尔尼诺使得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持续降水,从而拉低气温造成天气阴凉,部分地区将再次出现“凉夏”。

  “我们的监测数据表明,过去的3个月,浙江的确是个‘凉夏’”,浙江省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毛燕军告诉浙江在线记者,如果6月、7月、8月三个月的气温平均值比常年同期数值偏低0.5℃以上,就可定义为凉夏。而今年6月1日到8月31日,全省平均气温较往年偏低0.7℃。由此,今年浙江的夏天,正式戴上了“凉夏”的帽子。

  毛燕军表示,厄尔尼诺参与“打造”了今年的凉夏,尤其在降水量上的影响较为明显。据了解,今年盛夏我省雨量、雨天较常年偏多。7月1日至8月31日,全省平均降水量493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近五成,排名历史同期第3位。杭州平均降水量也有494毫米,比常年偏多五成以上,为历史同期第4位。

资料来源:国家气候中心

   去年冬天属于“暖冬”

  今冬再现的可能性大

  凉夏已定,那么今年会不会是个暖冬呢?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监测室正研级高工周兵表示,冬季我国的气温可能偏高,容易出现暖冬。

  他分析说,统计表明, 1990年以来,绝大多数的厄尔尼诺年份的冬季是容易出现气温偏高的。实际上,据浙江省气候中心的数据,在厄尔尼诺已经出现的去年冬天,12月、1月、3月的平均气温就比多年平均气温高出0.5℃,属于暖冬。

  不过,浙江省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毛燕军特别强调,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很多,厄尔尼诺只是其中的一个,不能把气候异常完全归因于厄尔尼诺的影响,而且“某一区域的气温变化不一定和全国、全球的变化一致,它还有自己的特点”。

  至于今年浙江是否会出现暖冬,毛燕军表示,省气候中心会根据最新的海洋和大气资料,结合今后的气候演变,作出进一步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