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人人喊打 却屡打不绝?治理假货能否进入“严刑”时代?

15.03.2017  03:32

治理假货”成全国两会热点议题

 张鸣起: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正在关注“打假”议题

一石激起千层浪!

2月27日,阿里巴巴首席平台治理官郑俊芳(花名“灭绝师太”)雷厉风行地召开了“2017年度打假工作交流会”。每年投入10亿元,组建2000人专职打假团队,仅2016年阿里巴巴就排查出了4495条销售额远大于起刑点(5万元)的制售假线索,结果仅33例获刑,比例不足1%。由此,阿里发出了“像抓酒驾一样治理假货”的呼吁。

呼吁一出,正逢全国两会,一时间治理假货成了本届全国两会期间热点议题。3月12日下午,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张鸣起在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两高”工作报告时,针对今年两会期间热议的“打假”呼声表示: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正在关注此议题。他表示:今年的立法计划已经制订,因此目前尚无针对打假的法律法规修订计划。但随着社会关注度的发展以及年内重大事件的发生,“不排除对执法检查计划进行调整的可能。

阿里呼吁

“像抓酒驾一样治理假货”获多方点赞

治理假货已是本届全国两会期间热点议题,舆论正高度关注制售假案刑罚不足、犯罪成本过低、对犯罪分子震慑不够,导致制假公开化产业化的问题。企业界普遍提出应加重刑罚以根治假货:马云在微博发文呼吁“像抓酒驾那样打假”;柳传志两度发文,将假货上升到影响中国企业家集体形象以及中国制造的未来的高度;雷军在人大广东代表团全体会议上表示深受假货危害,强烈附议马云呼吁。

法学界也持续展开改善假货治理方法的讨论。专家认为:现行相关法律法规尚存在过时、过宽、模糊和难以执行等问题,与时代的发展脱节,造成取证难、立案难和判决难,在执法司法实践中很难实现制售假案件罪责刑相适应。要根治假货问题,就必须改善立法、严格执法、加重刑罚。

行政执法机关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已率先对假货治理问题作出回应。

3月10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全国两会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工商管理总局局长张茅公开点赞马云“像抓酒驾那样打假”的呼吁,并提出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加大惩戒力度、建立企业信用系统是让假货不断逐渐减少的方法。张茅强调,要对制售假加大惩戒力度,不能“纸上谈兵”。他说,有些企业罚一两百万无所谓,但使企业“一处犯法、处处受限”,杀伤力更强,才能促进企业自律行业自律。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张丽华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