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源头抓住“隐形”的危险——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综合监管信息共享系统建成啦

11.01.2017  12:33
  近日,从全省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综合监管现场会上获悉,衢州市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综合监管信息共享系统(下称“监管系统”)建成,该系统可对危化品从生产到运输的每一道环节实现无死角监控,将“潜伏”的危险装进可控的“笼子”,此举也为后峰会时期全省的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管理提供了样本。
  让“看不见”的危险现身
  作为危化品运输的“上游”企业,从安全灌装到运输,这些都是危化品企业的“要点”和“痛点”。浙江中天氟硅材料公司总经理杨庆红说:“我们公司的盐酸、硫酸、硅烷等危险品的外运数量每年能达到2万吨,难免会有危化品运输资质不全的车辆混入。由于现场工作人员无法及时分辨,超装、混装现象也偶有出现,从源头就缺乏有效监管。
  让“看不见”的危险现身,就要全过程无死角监管。2016年,衢州借鉴苏州、宁波等地市在危化品物流信息化管理上的先进经验,开发建设了“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综合监管信息共享系统”。
  “该系统能通过危化品生产、充装、运输过程信息的共享与协同,加强静态综合监管和动态实时跟踪,实现闭环管理。”衢州市交通运输局局长范家明表示。
  该系统能通过提醒功能,及时让运输企业和充装企业核对车辆、罐体、品名、数量、人员等信息,避免违规操作。数据一旦出现异常情况,该系统将在第一时间推送给企业进行整改。
  通过实施数据追踪监控,管理部门还能及时掌握车辆运行情况,实现痕迹化管理。入网车辆运输途中可实时在地图上显示运行状态、GPS卫星定位、货物品名、货物流向、驾驶押运员信息、应急救援预案等。
  “危险品万一发生泄漏,处理方式不同,抢险方案也不同,比如二氧化碳能用水降温,硫酸遇水则会沸溅。监管平台的目的就是从源头开始,将每一步的危险系数降到最低。”范家明说。
  要治“”还要治“
  易爆、易燃、剧毒……这些从出厂就被打上了“一旦出事故就是巨大伤亡”标签的危险品,运输环节一旦缺少规范,就成了移动的“隐形炸弹”。
  衢州作为我省危化品运输大市,共有危化品运输企业77家,几乎辐射全国各地,“三酸一碱”运输量占60%,相关配套物流、车辆服务滞后,非法停车洗车现象滋生,危化品车辆违规停放、修理、排放乱象突出,安全隐患存在多年。
  为彻底整治险象,衢州市政府积极提供土地及政策优惠,依托工业新城物流园区的配载交易中心和车辆服务中心,引导危化品运输车辆集中入园,可提供停车、维修、清洗、罐体检验等服务,目前每天进入园区配载装卸的运输车辆平均400多辆次,消除此前由“”生“”的现象。
  监管平台负责管理精准度,物流园区承担服务载体。杨庆红说:“有了‘线上线下’的‘双保险’,运行至今,公司根据系统提示退回3辆资质不全车辆,未发生一起超装、混装事件。
  制伏“隐患”还需“英雄联盟”合力互通
  “缺乏统一的危险化学品信息管理平台,部门之间没有做到互联互通,信息不能共享,不能实时掌握危险化学品的去向和情况,难以实现对危险化学品全时段、全流程、全覆盖的安全监管。”这是天津港“8·12”危险品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的教训,也是危化品运输行业长鸣的警钟。
  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涉及生产、储存、使用、经营和运输等多个环节,国务院颁布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将这些环节的安全监管责任落实到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公安、环境保护、卫生、质量监督检验检疫、交通运输等各个部门。因此,要实现全过程的协同合作,必须打通信息孤岛,实现互联互通。
  “截至目前,全省共有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648家;危货运输专用车辆13880辆。全省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主要集中在杭、甬、衢,危险货物运输量占全省的60%以上。”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赵雁表示,危化品管理的“衢州经验”,关键是衢州市政府和各部门之间一条心,对安全监管有决心,有精准度,有实施载体,也为全省提供了很好的管理样本。
  据悉,监管系统将道路危险货运行业综合监管平台、安监、公安、质监、危化品充装企业、运输企业等部门和单位的数据与信息互联互通,设置到期提醒服务功能和应急处置功能。该系统形成了一套有效的部门协同管理机制,并在G20杭州峰会期间进行了实战。
  目前,衢州市安委办牵头,交通、安监、公安、质监等部门还共同参与建立了化品物流安全防控联席会议制度,并建立协同联合执法常态化机制。
前三季度湖州市重点物流项目发展迅速
前三季度,湖州市重点物流项目投资完成情况良好,截止到9月底,12个重点物流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1.交通运输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