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区“三化”治水打造美丽河道
【本站4月26日讯】近年来,南湖区以美丽乡村、美丽南湖建设为契机,凸显水特色、做足水文章,切实提升水生态环境。
一是项目设计生态化。以生态理念引领,突出并落实“不改河道面貌、不露生硬材质、不改变河道原来的宽度和走向、尽量保留河道湿地、树木杂草等生态资源”的理念。在考虑防洪需求的提前下,结合“美丽河道”建设开展水生态修复试点,推进河道综合整治、清淤、水系连通等工程,改善区域水环境的同时体现水乡城市的亲水特色。
二是项目引进科技化。依托中科院应用技术研究院和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科创平台优势,引入中科院等15家科研机构参与区“五水共治”。如利用中科院的高密度养殖区废弃物污染减控技术,实现畜禽养殖废水的低成本、高强效治理;推广使用的狐尾藻净化水质工程,在降低COD、氨氮、总磷等污染物的同时,快速恢复河道生态自净功能。此外,积极挖掘治水新技术、新办法,通过科技交流对接会等形式,直接对接科研项目。其中,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承担的“环境中高关注有机化学品的污染控制技术”被科技部列入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三是项目实施定制化。因地制宜,为各类水系整治项目量身定制特色方案。新丰镇金章村投资1041万元实施水系连通整治项目,盘活水体,有效提升河道修复能力。凤桥镇徐祥浜通过埋设水下喷管、微管曝氧装置,打造微生物激活系统,有效改善水域环境。凤桥镇刘王庙港在河道旁建临时污水池,采用槽罐车抽取污水的办法将农户的生活污水抽入污水池,在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里,该河道水质连跳三级,从劣五类提升到了三类。
数据显示,南湖区列入剿劣范围的106条小微水体目前已全部销号,四类水及以上达到99条,占93.4%,其中三类水占比63.21%;37条重点剿劣河道中,三类水20条,占54.05%;全区32条区级河道,三项主要水质指标四类及以上达100%,其中三类水9条。目前,该区正在对去年创建的11条区级美丽河道开展评选活动,今年分别有2条、10条河道争创省级、市级美丽河道,全区还将新创20条区级美丽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