颤抖吧,无良卖家,“百姓买样团”要来治你们了

15.07.2015  17:42
      89人分19个小组潜伏各大电商,每组专盯一类假货,分组行动、分工明确,还有专业的“场外指导”,今起开始第一期买样       本报通讯员 沈志坚 范雨涵 本报记者 鲍亚飞
      今年3月,省质监局发出征集令:在全省范围内,招募“神秘买家”,共同参与产品质量监督。网购达人优先考虑。这是浙江质监首次统一招募神秘买家,第一次把抽取检测样品的权利交给消费者。
      经过几个月的筛选和严苛培训,昨天,189名“产品质量百姓买样团”成员顺利“毕业”了。今天开始,他们受领了第一期买样任务,开始在各大电商“潜伏”……颤抖吧,网上的假货卖家们!
      “买样团”竞争激烈
 候选人最终“毕业”的不到60%
 邵先生是一个有7年志愿服务经验的志愿者。他经常会在网上买到假货,但对这些“问题产品”常常无法计较,“不仅投诉麻烦,而个人检测费时费力,还不一定能达到效果。”
 今年三月,邵先生报名“百姓买样团”。“不仅对个人提高识假能力有好处,这更是一种志愿服务,尽可能地帮大家避免在网购中上当。”
 省质监局监督处副处长周翼告诉记者,“百姓买样团”报名开始以来,反响火爆,原定145人的阵容一再扩大。“最终共有332名符合条件的志愿者成为买样团候选人,他们有省人大代表、省政协委员、在校师生、媒体工作者等,覆盖了50后~90后多个年龄层。”
 他们接受了十分严苛的锻炼和培训——只有不到60%的人最终通过各项考核。最终,189人正式受聘成为“百姓买样团”成员,开始“潜伏”各大电商平台“扫货”。
 189人分成19个小组
 每组配备专业技术指导员
 培训的第一关就是态度,如果有任何一堂课迟到1分钟,那就淘汰无商量。
 除了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培训的重要环节是买样流程学习,这决定了买样团能不能判断是有效样品或是无效样品。还有如何伪装身份,如何从卖家了解有效信息,包括买样证据的保存和提交等。
 为了避免买样员买到无效样品,省质监局还准备了“秘密武器”——189人的百姓买样团被分成了19个小组,每个小组都配有一个技术指导员。他们都是从技术监督部门抽取的专业人士,对买样产品了如指掌,知道哪些指标和数据值得关注。
 1个月内出具检测结果
 不合格品移交属地质监
 据了解,买样团成员们已经受领了各自的买样任务——他们在买样时有很大的自主权和价格区间。
 “每个组负责某一类的商品,样品从淘宝、京东商城、苏宁易购等各大主流电子商务平台自主选购。”周翼说,省质监局通过对前期“你点我查”监督抽查目录征集,对全省消费者的反馈信息进行汇总整理,最终选定了32大类、74小类作为买样任务。“此次买样检测19类,涉及服装、包、奶瓶、童车、按摩器具等百姓关注的产品。”
 据了解,百姓买样团唯一需要规避的是奢侈品——那些实在太贵;他们会在7天内完成产品买样,并把样品寄送制定地点。“1个月内会出检测结果,不合格产品信息会移交属地质监查处,并且通报相关电商平台。” 周翼说。
      (2015年7月15日  钱江晚报  H0002版:杭州城事·民生,网址:http://qjwb.zjol.com.cn/html/2015-07/15/content_3103331.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