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学宝“校长说”,幼小衔接实用技巧这里

18.03.2016  11:34

升学宝“校长说”,幼小衔接实用技巧这里找答案

幼升小要提前学什么

双语学校应该怎么选

要不要报个学前班?要不要提前学点拼音……连学校报名都没开始,很多爸妈就开始操心这些问题了。上周,参加钱报教育微信“升学宝”升学行动的爸妈也一个个摆出准备上战场的架势。其实父母的这份焦虑,每年接触新生无数的校长们是最懂的。这周我们继续有请杭州知名学校的校长们,来帮爸妈们答疑解惑。

这期出场的是杭州江南实验学校小学部校长田燕芳和杭州娃哈哈双语学校中方校长全力,本期周刊选取了其中精彩内容。想看完整版,请扫左边钱报教育微信“升学宝”的二维码后,翻阅历史消息查询。

爸爸妈妈也可以把关于幼小衔接的问题发来问鹿姐,编辑#入学+问题#发送到升学宝后台,鹿姐会尽快给你靠谱的答案。

幼升小

适应环境比识字算术重要

孩子要上小学了,爸爸妈妈为了他能更快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都会提出一些要求,比如听从指挥、早睡早起、识字算术等。大多孩子是不可能一下子就达到这样的要求。

每年都要跟五六百名一年级小学新生和家长打交道的杭州江南实验学校小学部校长田燕芳,总结了父母的两类典型行为——

一类是循循善诱,正面鼓励:“宝贝要上小学了,真是长大了,妈妈叫三遍就过来了,下次只要叫两遍应该就听懂啦!”“我家小朋友要上小学了,爸爸送你个小闹钟,我们一起来设时间,下回起床就由它来叫你啦!

一类是将孩子的改变都寄希望于小学老师,事情没有做好,总是说:“看你上学了怎么办!”“到时让老师教育你。

田校长说,前者的家庭教育,将幼小衔接无痕地渗透在日常生活中,悄悄提升孩子的规范意识、学习能力。而后者,重复说这样的话语,让小学在孩子心中的美好形象逐渐消失,孩子担忧、恐惧的心态也自然形成,伴随入学不适也成为必然。

在幼小衔接阶段,年轻爸妈考虑更多的是:读哪所学校好?孩子能不能适应新学校的生活?要不要去上幼小衔接班……但与此同时,家长又容易忽视家庭环境与社会环境的一致性,于是“家庭焦虑”伴生而来。田校长建议,家长用平和的心态,正面引导孩子适应环境。用自己心中满满正能量,助力孩子适应小学新环境,解决这一过程中可能遇见的困难,而不是期待创设适应我家孩子的环境。

有没有必要

选一所双语教学学校

爸爸去哪儿》之类的娱乐节目看多了,加上自己出去旅游的次数增加,一些父母就开始希望孩子也能像别人家的一样,在小学里就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所以,尽管学费不菲,但这几年杭州有双语课程的学校报名火爆。

不过,对父母印象中的双语教学,杭州娃哈哈双语学校中方校长全力有话要说。

许多人以为双语教学,就是多了几名外教,上课时多了一门语言,比普通学校的孩子提前几年学英语而已。但事实上,远没有那么简单。

这里面的实质是两种教育精华的融合。生活在现在的时代,我们应该教给孩子什么?全力认为,不是知识,而是能力。而国际教育的卓越就体现在能力上。

真正的双语教学是把中西方好的东西都留在孩子身上,融合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与国际先进教育理念的全人教育,扎根中华,放眼世界,能够在中文和英文的学习方面都有所成,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能,激发和引导学生自我发展。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记者 沈蒙和 朱平        编辑:李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