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矿城今起展绿翼
从武黄高速下来,规模宏大的黄石广场敞开宽阔的胸怀,迎接着中华环保世纪行各路媒体记者的到来。
炉火飞烟三千年
黄石以矿立市,对国家建设和改革开放作出的贡献,书写了这座城市辉煌壮丽的篇章。
“江南聚宝盆,步步有黄金”,这句话虽有夸张的成分,但客观的看,黄石市的确是矿产资源极其丰富。可以说,黄石、大冶、阳新三地有山即有宝藏,不少河流湖泊水底下也有宝藏。有人说,到了铜绿山矿,只要你肯弯腰隨便拣块石头,里面就有金银铜铁镍等十几种有价金属元素。在黄石市境内,铁、铜、金、银金属矿产资源储量最大,大冶铁矿是中国十大铁矿基地之一,铜绿山矿是中国十大有色金属矿基地之一。新中国成立后,黄石市成为国家重要的原材料基地,被称为共和国大规模建设的“工业粮仓”。
该市的采冶史可上溯至殷小乙时期,距今3000多年,时空跨度世界第一。在3000年的历史长河中,虽然历经朝代更替、社会制度更新,但这里的矿业采冶活动却从未间断。炉火飞烟不灭不熄,铸就了人类矿业活动史上独一无二的壮丽奇观!
进入新世纪,黄石市被列入国家资源枯竭型城市。但在实施国家“358”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黄石从深部找到了新矿体、新资源。今天的黄石市每年仍可产黄金20吨,白银300吨,铜100万吨,钢400万吨。黄石产出的钢是特钢,用其制成的民用工具可削铁如泥,制成的航天飞船可上九天揽月。人们在这里看到,3000年前点燃的炉火现在仍在熊熊燃烧,炉火中的飞烟依旧袅袅升腾。
统筹整治力度大
人类在黄石从事了3000多年的采冶活动,浅表资源几乎采尽,目前只有地层深部仍在继续采掘。
据资料统计,黄石市国土总面积为4600平方千米,在这片土地上,人们的矿业活动持续进行,开山取宝,竖炉冶炼,给这里的地形地貌地质和生态环境的损伤损坏损毁程度有多严重呢?可以这样说,任何极限词汇都很难概括3000年矿业采掘破坏的广度和深度。
这里的山是秃头山,山坡难见植被,山中矿石被采光了留下跨度不等的采空区;这里的水是黑的,湖里的鱼虾变形,无论是水煮还是红烧都有股药味儿;这里的土是有毒的,土壤中重金属离子很多,尤其是铜离子严重超标;这里的天是暗的,冶炼的烟气像乌云一般堆集在天空,遇上雨水,烟气中的硫化物就变成稀硫酸雨向下飘洒。人类攫宝,山水遭殃,植被损毁,生态破坏,正是这座“工业粮仓”的真实写照。
黄石市市长董卫民告诉中华环保世纪行采访团,在加强环境保护方面,黄石目前正在实施治水、治湖、治气、治山、治土的“五治工程”,紧抓偿还生态透支、山水借贷,全市总动员,打响大规模多举措的环保整顿持久战。
在水污染治理工程中,该市投资14.67亿元,截流通向磁湖的145个排污口,搬迁关停磁湖、青山湖周边生猪养殖场20多家;贯通了老下陆地区排洪港的整治;对尹家湖、红星湖、三里七湖和12条港渠周边的污染源及排放口进行了截污,封堵排污口120个。在大气污染治理工程中,实施了大冶铁矿球团厂竖炉烟气脱硫等工业污染源治理项目共467个;淘汰黄标车7445辆;建成6条机动车尾气检测线;发放环保标志55558个;查处了一批燃烧秸秆行为;全市在建72个工地实施扬尘监控;中心城区所有矿山全部关闭。
在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中,黄石市依托中央财政支持,将大冶铁矿大露天采场打造成国家级地质公园,对铜绿山矿大露天采场巨面陡边坡加固复绿,成为赏心悦目的景观。在土地污染治理工程中,有17个重点地方纳入国家规划治理项目进行治理,目前已接近完工;全市53家重金属排放企业被强制关闭。在化工排放总量控制治理工程中,淘汰了大冶聚源铸造公司等落后产能企业和落后燃煤小锅炉;关闭“五小”厂矿367家,炸毁烟囱39根,拆除电力设施和生产设备3452台(套),完成减排项目425个,整治工业重点污染源460家。
为防止整顿后的死灰复燃,黄石市成立了市、县两级环保警察队伍,先后对厂矿企业现场检查2480次,侦破环境领域犯罪案件24起,刑事拘留60人,查处环境违法案件12起,治安拘留14人,用法治手段保护了环境整顿的成果。
生态立市新黄石
黄石市委、市政府在“十八大”系列精神指引下,按照“五位一体”的要求,结合市情实际出台了《关于生态立市产业强市加快建设鄂东特大城市的决定》,并相继制订了《黄石市生态立市创建工作方案》和《黄石市创建国家级环保模范城市规划》等一系列生态立市的规划和方案与之配套。
黄石市生态立市创建的起步,始于“十一五”初期。当时,该市的矿产资源储量在长期开发中锐减,年采矿总量和钢产量呈逐年递减趋势,以矿立市的黄石国民经济总量也隨之增幅变小,矿业经济由繁荣昌盛向日渐下行的方向跌落。国家据此将黄石列入资源枯竭型城市。虽然在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黄石也找到了一定数量的矿产,但这仅能维持较短的开采时间,因为经过半个世纪的大规模机械化采掘,大批量的矿产资源已经不复存在。
赖以立市的矿产资源锐减,动摇了黄石的根基,把黄石逼到了必须摒弃以矿立市的旧观念,迅速找到经济继续发展新方向、新途径、新目标的严峻时刻。在困难与挑战面前,黄石市以自己特有的智慧和创新能力,以最短的时间和最快的速度找到了新的着力点和新的奋斗目标。
——依靠“试点”优势,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发展。在众多资源枯竭型城市中,国家挑选黄石作为转型发展的试点城市,享有相应的政策支持。黄石抓住机遇,迅速制定和实施“新三板”计划:
第一板是优化发展生态工业经济。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冶金、建材、能源等支柱产业脱胎换骨,更新换代,彻底淘汰“傻大黑粗”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的传统产品。培养壮大优势明显和可持续的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
第二板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构建黄石市的“一圈三园”,“一圈”指冶金、建材、电力产业循环经济圈;“三园”指黄金山、西塞山、长乐山循环经济园。用“一圈三园”的架构打造黄石的循环经济体系,具体为:建设具有地方特色风味的黄金山高端食品工业园;建设以钢渣、粉煤灰、铬渣循环利用的西塞山工业区;建设以废渣、废气、废水循环利用的长乐山工业园等3个示范园,促进产业循环组合,推动全市循环经济发展。
第三板是积极推进生态农业的发展。要求全市群众要改变“有矿就有钱,有钱不种田”的错误思想,对农业要再认识、再重视,农业不仅是种粮饱肚子的问题,更要看到农业产品中蕴藏着巨大的潜在价值和开发空间,如大冶劲酒行销海内外创造了巨大效益,而劲酒的主要原料不是别的,就是粮食。过去把矿石当黄金开发利用,现在要把粮食当黄金开发利用,利用高端食品生产技术制造尖端高附加值食品。法国的面包20多元钱买一个,而中国的馒头1元钱买2个。这说明什么?说明食品制造业的利润空间大,具有广阔无限的前景。
——依靠人才优势,冲出采掘业樊篱。黄石市在60多年的发展中,汇集了各类专业人才15万人、技能人才18万人,拥有40多个国家级试验院所基地。依靠人才众多的优势,黄石市构筑起“七个接力棒”创业带,为从事采掘业大军再就业铺平道路。2012年,黄石市荣获全国创业先进城市称号。黄石各类人才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科技成果井喷而出,连续五年成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当下,黄石的人才团队常有新发现、新成果出现,他们的智慧和成果,为再就业者创造出新岗位、生产出新产品,为黄石市转型发展提供了源源不竭的智力支持,产生出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依靠品牌优势,打造先进制造业城市。目前,黄石拥有5家百年老字号企业,拥有全国500强企业3家,有50个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有184个产品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有20个产品综合竞争力居全国第一。有色金属成功发展为千亿元产业;新冶钢特钢成功应用于“神舟”飞船和“嫦娥”工程;东贝压缩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销量稳居世界第二;劲牌保健酒销售连续多年雄居全国第一;航天电缆产品遍布解放军陆海空部队。由于产品品牌优势明显,连续多年获国家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殊荣。黄石市众多品牌产品行销海内外,表明黄石市制造业基础雄厚,黄石市政府因势利导,大力引导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尽快脱离专门依赖矿业经济的老路,开辟品牌创新,发展黄石制造业的新路,用制造业新经济取代传统的矿业经济,把黄石市打造成制造业城市,把黄石经济打造成绿色工业经济和生态工业经济。
——依靠采掘优势,携先进装备技术走出黄石办矿。矿业开采掘进,是黄石人的拿手好戏。黄石本地资源枯竭了,但采掘的先进装备和娴熟的采矿技术不能让其闲置。于是,黄石许多采矿企业走出黄石,到外地寻找发展机遇。目前,大冶有色公司、武钢大冶铁矿、华新水泥公司和有相当数量的矿山企业,在全省全国乃至全球许多地方都有他们开办的矿山矿企。黄石人到外地外国旅游观光,经常一不留神就会碰到从黄石市走出来的办矿人。他们带走了过剩的装备技术和人员,减轻了黄石转型再就业压力,减轻了在黄石开矿对当地造成的环境污染压力,对黄石生态修复是份直接的贡献;他们把在海外开采的优质矿石运回中国,有力地缓解了紧缺资源的压力。
——依靠实力优势,全面实施山水生态修复工程。黄石市在资源丰富的时期,政府财政收入和民众办矿收入都比较丰厚,通俗地说就是“官民都有钱”。有个笑话:如果谁在大冶市楼顶丢个东西,打破街上一个行人的头,你去问问,他准是个百万富翁。黄石是个有钱的地方,启动生态修复的工程动静不同凡响,实力强,动作大,动手就是山水一齐治,生态修复全面铺开:
一是实施山体生态修复工程。对黄荆山、长乐山沿线开山堂口等已被开采破坏的山体进行生态修复,恢复植被,重现绿色。与此相关联,加大水土流失的治理力度,通过植树造林、退矿还林等综合治理措施,实现水土保持。对板岩山重点地质灾害、铜绿山矿地质环境、岩溶石漠化等一并治理修复。
二是实施对开采矿山治理工程。加大对正在开采的各类矿山的监管,在可以恢复植被的空置场所现在就恢复,不允许等到闭坑时算总账、总恢复。同时,通过行政、科技和法律手段,对大冶、阳新境内的矿山的废弃地、“五小”矿企关停后遗留下的矿山及土地进行治理和修复,特别是加强了对重金属污染的土壤进行治理并恢复植被。
三是实施湖泊治理工程。大力开展以磁湖、青山湖、网湖、保安湖、青港湖、大冶湖和富水河为重点的水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保护水源生态系统。实行小型湖泊溪流治理示范工程,让河流湖泊恢复原生态,让污染混浊的水质变清变亮,使河流湖泊得到休养生息。与此同时进行的还有自然保护区的治理,该市对三楚第一山的“东方山”等7个自然保护区损坏部分进行了全面修复,使之生意盎然。
记者们在采访途中热议:黄石是一座信心满满、活力四射、生态产业崭露头角、竞争力特强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