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后清清千岛湖水将进杭城 润泽800万居民 分质供水 优水优用

25.12.2014  12:34

    今天上午,富阳市银湖街道勤乐村与唐家坞村的狮子山边传来了“隆隆”声,伴随着半山腰上的挖土机一次次来回运送着砂石,涉及杭州市及沿线建德、桐庐、富阳部分地区800万人饮用水安全的千岛湖配水工程正式动工。若进展顺利,这项杭州历史上最大的配水工程,将在42个月之后完工。届时,杭州人民能喝上千岛湖优质水。

    这条全长112公里的输水线路,每年将从千岛湖配水9.78亿立方米,并分别在沿途的建德、桐庐、富阳设立接水点,能够满足杭州主城区、余杭、萧山和工程沿线县(市)部分区域分质供水的需要。未来,杭州将形成千岛湖、钱塘江、东苕溪多水源供水格局,从根本上提高供水安全保障程度和饮用水品质。

    惠及沿线800万居民

    从地图上看,配水工程将始于千岛湖淳安金竹牌取水口,沿途设有建德、桐庐、富阳接水点,一路以封闭式隧洞输水的方式穿山越岭,跨越分水江和渌渚江,最终抵达杭州西郊新修葺的闲林水库。

    经过百公里奔袭,清澈的千岛湖水抵达闲林水库之后,经闲林水库调蓄,进而向九溪水厂、江南和余杭等3个方向输水,最终覆盖杭州主城区、余杭城区、萧山区、富阳市、桐庐县和建德市部分地区,实现杭城饮水品质的质变。这也意味着,建德、桐庐、富阳等地同步新增了第二供水水源,共能满足800万居民的分质供水需求。

    据杭州市第二水源千岛湖配水工程建设指挥部相关人士介绍,配水线路以全封闭的隧洞为主,既安全又高效。输水隧洞的洞径按一年中的最大日用水量来设计,通过对上下游水位最不利组合的技术分析,最终确定隧洞的洞径为6.7米。

    根据沿线的地形地质条件,输水隧洞主要采用混凝土衬砌。通俗点说,输水管道藏在山体内,被厚厚的岩石包围着,岩层里面还有一层混凝土保护。管道按照地势走,水会顺着地势流向闲林水库,不容易受到外环境影响。

    经过科学严谨的地质勘探测绘,千岛湖配水工程选择了地质条件较优越的线路。水利专家认为,目前,采用隧洞开挖及衬砌的施工方法已很成熟,可以完全控制隧洞坍塌的问题,更不会影响山体的稳定和引发地质灾害。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记者 马悦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