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十二五”期间各项商标数据位列全国前列

25.04.2016  19:27

 

  今年4月20日至26日,是我国第八个知识产权宣传周。今天,浙江省工商局公布“十二五”期间我省商标工作情况。统计显示,“十二五”期间,全省商标品牌工作围绕商标注册服务、运作管理和监管保护工作,全面完成《浙江省“十二五”商标发展规划》各项要求任务,各项商标数据持续走在全国前列。

  

  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全省国内有效注册商标从51.8万件增长到115万件,平均每年递增12.6万件,平均年增长幅度达17% ;行政认定驰名商标从195件增长到562件,浙江省著名商标从2564件增长到3635件,均位列全国前列;马德里体系商标国际注册量达4575件,境外注册总量6.9万件,位列全国第一;各地商标品牌政策举措更加完善,《商标法》和商标品牌战略的深入实施,全省551家商标品牌指导站和131家品牌基地协调发展;执法整治重点展开,共查处各类商标违法案件30843件,案值6.88亿元,移送司法机关案件625起649人次。

 

  商标法律政策体系更加完善。 十二五”期间,新《商标法》开始实施,省政府出台《关于深入实施商标品牌战略的意见》,《浙江省商标品牌发展评价体系》制定完成,各市县政府都相继出台扶持品牌建设发展的政策措施,商标法律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

 

  全省各类商标品牌增长迅速。 十二五”期间,全省国内有效注册商标从51.8万件增长到114.5万件,实现翻番;每百户企业拥有的国内注册商标从76.0件增长到79.5件;行政认定驰名商标数从195件增长到562件,年均增幅达23%;省著名商标从2564件增长到3635件,均位列全国前列;马德里体系商标国际注册量达4575件,境外注册总量6.9万件,位列全国第一。


  商标品牌战略示范深入推进。 十二五”期间,全省深入贯彻《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积极服务创新型省份的建设,商标品牌战略全面深入推进。杭州、宁波和绍兴成为首批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万向集团公司成为首批示范企业;全省共有7家单位在2011年和2015年的两届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和国家工商总局联合开展的中国商标金奖评选中获得“金奖”;省级“三名”工程持续的推进,积极做好对“三名”培育试点企业的品牌指导和保护,探索建立全省品牌梯次培育体系;全省正式启动浙江省商标品牌示范企业、示范县(市、区)与示范乡镇(街道)的评价工作,评价认定了首批8个示范县(市、区)、13个示范乡镇(街道)和43家商标品牌示范企业,倡导企业树立自主品牌形象,进一步突出企业主体地位和市场决定作用。

 

  商标执法保护工作成效明显。 十二五”期间,打击侵权假冒专项行动深入开展,全省共查处各类商标违法案件30843件,案值6.89亿元,移送司法机关案件625起649人次。

 

  商标品牌助力经济发展更加强劲。 十二五”期间,商标服务和运用水平显著提升,以商标质押工作为重点的商标品牌运作持续推进,累计近500家企业通过商标质押有效缓解融资难题,涉及商标达千余件,参与金融机构达百余家,帮助企业获得贷款总额近40亿元;全省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正式启动,小微企业品牌扶持方案制定出台;商标信息化建设扎实推进,浙江省著名商标申报和管理系统项目正式启动,商标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