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黄金周“浮世绘”:花样过节改变国人心态
中新网浙江新闻10月6日电(见习记者 范宇斌)钱塘江畔,华灯初上,市民於建红跟着儿子漫步城市阳台,欣赏着钱江两岸五彩斑斓的灯光秀。这一夜,钱江新城高楼群组成的巨幅国旗与“我爱你中国”字样,通过中央电视台向全球直播,这一份喜悦,从杭州传向千家万户。
图为:摄像爱好者狄东杰用他的摄影器材摆出了“69”字样来庆祝第69个国庆节。
从1999年首个“十一黄金周”开始,今年,中国人已经迎来了第20个“十一黄金周”。20年,集中休假的假日制度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7天,不论是“堵”在路上,“宅”在家里,还是出门“被挤”,在家“被催”,或是在“买买买”的路上……中国人创造出了花样“过节法”,黄金周“浮世绘”正在改变着国人的心态。
杭州师范大学的大学生狄东杰,玩摄影已经两年多了,这个“黄金周”他玩出了“新玩法”。“以前我拍舞台艺术居多,这个长假开始接触风光摄影,准备凑齐‘西湖十景’,给杭州留一组带有自己见解的风光照。”狄东杰说,自己将借助“黄金周”大家对杭州关注度,为这座城市“添热度”。
图为:从1986年国庆节开始,每一年北京天安门广场都会摆放巨型花坛。
无独有偶,“90后”大学生陈鹏达利用假期闲暇,走进浙江松阳县明清老街,这片隐没在小城深处的老街区,勾起了陈鹏达的“创作欲”。裁缝铺、弹棉花、打铁制刀、制作七星秤……这些传统技艺通通被陈鹏达收入相机之中。
“用镜头记录传统,捕捉独特之美,这让我的假日时光更有意义。”陈鹏达告诉记者,没想到自己的“随手一拍”却成为了朋友圈的“爆款”。
家住杭州皋亭山下的七旬老人卢永高,这个“黄金周”也没停歇。他自创微信公众号,忙着呼吁为归葬于皋亭山的清代书画家金农墓遗址立碑。“金农是杭州人,是响当当的‘扬州八怪’之首。我在假期与众好友谈论金农,大家纷纷提议要‘捧红’这位艺术大师。”
尝试与众不同的事,“文史达人”卢永高并非孤例。
“寻找胡同里的百年老店、采访798艺术区的艺术家、天安门看升国旗、登八达岭长城、与陌生人拥抱……”浙江台州女孩李紫彤抱着一颗“勇敢之心”,赴北京参加中国大学生城市生存挑战营。她表示,以梦为马,跟随一群有趣的“灵魂”,见证勇敢的自己,让她的长假变得终生难忘。
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将脚步迈向祖国的大好河山,感受大美中国。
成都女孩小魏,走进被作家阿来誉为“最近的遥远”的达古冰川,寻找野生物种。“90后”大学生於思源,徒步“吴越古道”,享受大自然的秋日气息。云南民族大学研究生徐婷婷与同学玩遍昆明,她说:“吃着菊花米线、烤洋芋、饵丝等云南美食,游走西山、滇池、抚仙湖,今年刚到祖国的西南边陲读书,内心深处有些‘小兴奋’。”
与“黄金周”走出去度假唱“二重奏”的是,在“家门口”享受假日时光。
对珠三角的市民来说,这个长假意义非凡。在“家门口”搭乘广深港高铁,1个小时候左右的交通与过关历程,赴香港旅游如同通勤般便捷。
在太湖之畔的湖州,林依爽一家人“包场”了家门口的蚕花主题公园,饱览人少景美的花海景观,她不禁为乡村振兴竖起大拇指。
在山城浙江遂昌,23岁的项菁连续两晚欣赏婺剧演出,她说:“相较于越剧的婉约、细腻,婺剧明快、强烈,经久不衰的戏曲国粹让我如痴如醉。”
在衢州江山,从业40年的老民警王文站好国庆最后一班岗。在广州,每天有超过三万人选择到图书馆“打卡”看书。在丽水缙云,在外打拼的虞利强重返故土,品家乡美食,追寻儿时美好记忆,感受浙南山城的诗意美。
图为:浙江杭州钱江新城,十一“黄金周”期间定时上演灯光秀。
不仅是中国人欢天喜地庆国庆,来自老挝的留学生培萨蒙满脸喜悦地说:“每一年中国国庆节的气氛都很浓郁,道路两旁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每个中国人脸上都挂着笑容,让身处中国的外国人感受到节庆的喜悦,国庆节已成为瞭望中国的窗口。”(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