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渗、蓄、净”打造“海绵城市” 分享 人民微博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23.11.2015  11:29

  近年来,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引进美国“低冲击开发”理念和应用生态化工程技术打造“海绵城市”,提升城市在适应水环境、应对水灾害方面的“弹性”,发挥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等功能。目前已建成生态道路 8 公里、“海绵建筑”企业 6 家,全区水面率达 12%以上。
  一是构建道路生态“渗”体系。在原硬质不透水路面设置雨水塘、植草沟、过滤管等生态装置,使其升级为“滞水、净水、透水”的海绵体路面,达到减少暴雨径流量、涵养地下水目的,共推进 9 条标杆道路建设。9 号台风“灿鸿”(平均降雨量 147 毫米)来袭期间,全区已建成的 2 条标杆道路无积水。
  二是构建雨水利用“蓄”体系。指导企业配备虹吸系统、贮水池、人工湖等汇集装置,使城市建筑(厂房)具备“吸水、排水、用水”功能。如 2014 年在浙江金鸿食品机械有限公司等企业配备该系统,年均集水有效容积 6900立方米、利用雨水 7 万吨(约 6 万元),企业不超 5 年即可收回前期设备投资。
  三是构建湿地保护“净”体系。实施规划滩涂围区海沟、新开挖湖泊湿地、尾水深度处理等综合修复工程,变生态水文景观为生态功能净水区,净化处理污水,提升城市“呼吸”、“解毒”能力。目前,已完成龙门湖生态湿地修复一期项目 3 个,新开挖湖泊 4 个,水面率达 13.6%,建成尾水深度处理人工湿地 80 亩,出水水质可达四类、三类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