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湾区完善暑期公益课堂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20.07.2015  10:55

  今年夏天,温州市龙湾区文化馆、图书馆群众公益课堂报名火热,同期启动的龙湾区“守望之约——非遗夏令营”也深受学生喜爱。与往年相比,今年的公益课堂内容更多元、群众构成更多元、承载阵地更多元,进一步提升了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一是培训内容更多元,公共文化服务品牌效益凸显。 龙湾区文化馆推出了舞蹈、美术、声乐等六类侧重艺术的培训课程,龙湾区图书馆则推出了朗诵、环保手工、绘本阅读、国际象棋等侧重兴趣培养的课程,受到了广大市民的欢迎。今年龙湾区文广新局还创新推出了“守望之约——非遗夏令营”,邀请非遗项目传承人为孩子们教授龙湾泥塑、温州剪纸等非遗传统艺术,培养孩子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加之每周的书法公益课堂,今年龙湾区已开设各类公益培训班20余个,培训近千人人次,群众文化公益课堂已初步形成了一个专业性、公益性、经常性文化服务品牌。

   二是群众构成更多元,公共文化服务覆盖面有效扩展。 有别于以往的公共课堂学员以学生为主的状况,今年暑期公益培训课堂还有为数众多的成人艺术爱好者,其中包括来自街道、社区的文艺骨干、机关干部等。公益课堂的开展,有效丰富了他们的业余文化生活,营造了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截止到目前,龙湾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已陆续推出面向不同人群、不同年龄层次的文化项目,如以学生、社会文艺爱好者为主的群众公益课堂,以社区村民为主要服务对象的“戏剧、电影、书籍”文化三下乡,还有面向机关干部开设的文心书吧、书法公益课堂等,公共文化服务群众覆盖面得以有效扩展。

   三是承载阵地更多元,公共文化服务有效串联邻里乡间。 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有效发挥文化馆、图书馆等公共文化场馆的公益职能,同时通过有效的探索延伸,积极开发文化礼堂、社区文化服务中心等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中的功用,使得公共文化服务成为群众生活的连心桥。如文化馆“六个一”辅导,邀请文化专业干部深入基层、深入乡村,为全区文艺骨干、文艺爱好者提供指导培训和文化服务;图书馆“携手绘童心,悦读伴成长”携手浙江东方职业学院走进文化礼堂,创新推出“阅读+”系列内容;“守望之约——非遗夏令营”创新性地走进国保单位永昌堡,不仅让非遗传承“”起来,更让文保单位在新形势下焕发新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