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江区做活“五篇文章”推进木本油料产业发展

16.02.2015  19:32

  近年来,衢江区积极探索利用丰富的山地资源,多方吸引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投资发展木本油料产业,积极鼓励农户通过林地流转、全程代理、部分托管等方式参与木本油料产业,实现既不与粮食争地,又能有效增加农民收入。2014年全区新建油茶、香榧、油用牡丹等基地6300亩,全区木本油料基地面积达到77520亩。预计到投产期,可带动项目区农户人均纯收入分别增加1500元以上。

  一是项目带动,做大增量文章。坚持良种推广与技术改造并举,组织实施中央立项木本油料(油茶)产业提升工程、衢江区韶华油茶精品园项目,培育壮大油茶后备资源,配套完善道路、灌溉等基础设施。建成2013年油茶产业提升工程良种推广基地2900亩,韶华油茶精品园1000亩,建设主干道12公里,辅助道12公里,蓄水池4个。

  二是示范引领,做亮创新文章。积极响应“香榧南扩西进”战略,引进衢州万果现代农业有限公司、衢州大浙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浙江黑土地农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建成香榧基地1500亩。及时抢抓油用牡丹产业发展先机,引导衢州楷亚实业有限公司、衢州枝群油脂有限公司、浙江满地银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发展油用牡丹种植基地1900亩。

  三是科技先行,做优提质文章。聘请中国科学院亚林所王开良研究员为产业发展高级顾问,具体负责项目技术培训、试验分析并参与项目实施。建立专业技术人员联系基地制度,每块基地落实1名首席林技专家、1名责任林技员,实行事前指导、事中检查、事后验收。全部推广应用已通过国家良种审定的长林系列油茶品种,并在省定点骨干苗圃集中采购,确保项目造林质量。

  四是研发加工,做深增值文章。把基地建设与产品系列开发、深度加工结合起来,建成山茶油加工生产线3条,牡丹籽油加工生产线1条,拥有从前处理、压榨、精炼、冬化、精滤、全自动灌装(净化车间)的全套生产设备,以及化验分析和仓储等配套设施,年加工生产能力达到6000吨以上。相继开发出精炼山茶油、化妆品级别山茶油、茶粕茶籽粉等系列十多个精深加工产品,培育“刘家香”、“婷喜”、“枝群”、“千里岗”等知名品牌。

  五是政策激励,做实保障文章。组织编制《衢江区油用牡丹产业发展规划》,召开区长办公会专题研究,采取定向扶持、一事一议的方式对发展油用牡丹产业的主体予以扶持,先后兑现补助资金257万余元。进一步加大统筹力度,相继整合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欠发达县“特别扶持”资金、低次园区开发资金、市区地方财政补助资金等渠道资金510万余元,专门用于扶持油茶、香榧的种苗培育、基地建设、产品加工等环节,为产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衢江区林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