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区“互联网+文化”开启公共文化服务新模式

12.11.2015  08:44

  为充分满足群众个性化文化需求,宁波市北仑区积极探索基于互联网的公共文化服务,2013年8月15日,该区公共文化网络服务平台“北仑区文化加油站”上线运行,包含文艺节目、演出道具、文化知识培训等各类文化资源,辖区内单位、个人均可上网选择需要的内容,“文化加油站”配送到目的地,实现公共文化按需服务。“文化加油站”开通两年来,累计提供各类公共文化服务4500场次,受益群众40万人次,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直播间、新华社等多家中央媒体先后进行了报道。

  一、搭建平台,建造“零收费”文化大超市一是组建一张服务网。“北仑区文化加油站”网站由资源平台、总站服务、站点服务、配送公示四大部分组成,收录全区文化场地、服装道具、节目演出、教师辅导等内容,辖区单位或居民均可在线使用或预约。“文化加油站”根据预约,进行统一调剂和配送,形成线上到线下、24小时不间断文化服务。

  二是搭建二级配送站。搭建“1+N”两级“文化加油站”服务站点,即1个总站,设在该区文化馆,负责分站的申建、设置、布局,管理和更新文化资源库,协调预约申请和配送服务等问题;N个分站,按照片区管理原则,在辖区中心社区、中心村、工业园区、重点学校等处设立分站,每个分站配1名管理员,负责片区内的活动申请、组织、建档等工作。目前,已建成分站78个,点面结合、全域覆盖的格局基本形成。

  三是建立三个资源库。排摸、甄别、整合分散在全区的各类文化资源,建立文化项目、人才项目和文化阵地三个资源库,分门别类入库,方便群众搜索选择。其中,文化项目库包括530种服装道具、32个展览展示、412个文艺节目;人才项目库包括109名骨干师资和321个舞蹈、音乐、书画、非遗等培训课程;文化阵地库包括农村文化礼堂、各级青少年宫、社区文体室等83处活动场地。

  二、按需供应,打造“零距离”文化大篷车

  一是文化套餐提供一站式服务。村、社区基于自身需求上网申请,“文化加油站”统筹安排文艺演出,改变以往文化下乡“埋头送”,与群众需求贴合度不高问题。两年来,“文化加油站”共安排演出1020场次,受益群众超35万人次,其中网上申请的占比70%。同时根据网上申请送戏剧、电影到农村、工业园区流动人口集中居住地,至今已送戏下乡860场、放映电影1380场,受惠群众超过3万人次。

  二是拼盘节目满足个性化需求。针对部分社区、企业自有节目资源相对匮乏难以组成整场演出的现状,“文化加油站”允许社区、企业申请部分节目,与自有节目拼盘组成整场演出。今年5月,大港社区举办庆祝“五一”劳动节活动,向“文化加油站”申请《千古一醉》《扇子舞》《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等舞蹈节目,与本社区节目组合,形成个性定制的演出节目。两年来,“文化加油站”通过这种方式参与各类演出400多场次,受到了社区、企业的欢迎。

  三、线上线下,搭建“零门槛”文化大学堂

  一是非遗培训传承文化魅力。“文化加油站”开设“非遗课堂”,课堂内容包括“水浒名拳、白峰漆塑、剪纸、女工”等29课时,群众可随时上网学习。同时,根据网上预约内容,“文化加油站”安排非遗传承人和非遗教师进社区、学校、企业现场培训。两年来,“非遗课堂”点击量达458次,进社区、学校、企业现场培训325次,受益群众超过1万人次,非遗文化逐渐成为引领基层文化的新时尚。2013年、2014年该区连续两年被评为宁波市非遗工作先进单位。

  二是专业辅导助力草根成长。该区现有草根文艺团队630支,企业文化俱乐部69家,文化志愿者20000名,这些群体在日常训练中亟需专业辅导,“文化加油站”根据其网上申请组织老师下基层现场教学,提升草根文艺团队水平。经过专业老师指点的“草根文艺精品”、“草根明星”又收录在“文化加油站”的资源库,形成培训成果转化的良性循环。两年来,“文化加油站”共组织培训158场次,受益文艺爱好者3000人次,新增如“草根文艺精品”31个,“草根民星”27人。目前,该区已成功创建宁波市群众性文化活动优秀品牌8个、优秀基层业余团队15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