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汽乐视概念车有多炫酷?上海车展抢鲜体验!

23.04.2015  12:32

  “互联网+”能否变现?未来智能汽车有多牛?4月20日,上海车展一场“互联网汽车”风暴袭来,各路大仙纷纷亮剑。上汽玩概念,高调打出“新能源+互联网+X”赚吆喝;博泰玩票子,阔气摆出1300万造价的智能概念车聚眼球。北汽则“玩真的”,3月刚和乐视签协议,4月就麻利儿出概念车,这拼劲大家都惊了。

  不得不说,在“互联网汽车”的弄潮儿里,北京汽车最有老牌车企的务实范儿,一不弄玄虚、二不瞎花钱,不比上汽阿里汽车的迟迟出不了闺阁,北汽说造车就造车。照这拼劲儿,北汽乐视汽车很可能也是未来能最快量产、最快普及的互联网汽车。

  从车展现场来看,北汽乐视概念车已初具雏形,“一云多屏”设计理念下的一块超大显示屏非常带感。那么,一切看起来很炫酷的北汽乐视概念车,实际功能会有多炫酷呢?据说,其不仅将颠覆你的“开车观、用车观、养车观”等三观,更即将破解你用车生活四大困扰。

   堵车焦虑?不心疼油、不闲得慌

  现在的交通,一上路就堵——费油、费脚、费时、费心!世界这么大,你想去看看,没成想却堵在半路上,咋办?北汽乐视汽车的解决方案是:算、省、玩。

  一逢堵车,北汽乐视汽车首先会“掐指一算”,其通过云端数据分析拥堵情况,可以第一时间提示车主预计拥堵时间,便于你安排后续的事务。

  所谓“”,即是北汽乐视汽车“节能模式”。堵车路段油耗往往直线飙高,此时,北汽乐视汽车可让发动机四缸变一缸,彻底省油。另外,这款车此时可启动“自动跟车”功能,你从此可解放双脚,告别“一脚油门一脚刹车”的时代。

  堵车,光身体解乏不够,还得缓解精神压力。北汽乐视汽车一方面配备了“互动娱乐”功能,你可以和前前后后的“天涯同堵人”玩一局游戏、看一场球。

  另一方面,如果你业务一秒都耽误不了,就可以在车上通过“一云多屏”功能,和同事、客户进行视频通话、视频会议,不管堵在那儿,业务不会耽误。

   停车老难?泊车不累、找车不慌!

  现代社会,困扰人们的不仅是堵车,还有停车、找车!你一定碰到过,停车场车辆浩如烟海,死活找不着自己车停哪儿了!有时停车位拥挤,车停进去人就出不来了!这些问题该怎么解决呢?

  北汽乐视汽车可帮你实现对车辆远程控制。出发前,你可通过手机端将汽车调至“出发模式”,远在车库的汽车即可自动提前打开空调,营造出最舒适的驾乘环境。

  尽管停车场如迷宫般复杂,你可以通过手机端的定位功能,一眼扫描到爱车的精准位置。

  你也不必拿出车钥匙开车,通过智能指纹识别,轻触一下车门把手即可开启车门,不仅方便,还能防盗。

  抵达目的地后,你还可使用自动泊车功能,让车辆自己停靠到指定车位,感觉自己酷酷哒!


#--#


  用车不爽?上车舒心、离车安心

  汽车生活质量,往往取决于细节。北汽乐视汽车抓住这一点,没有像传统汽车那样通过豪华配置来营造土豪范儿,而是朝人性化、智能化努劲儿,效果很不错。

  进入车内,汽车自动将座椅调至你感受舒适的角度。

  你还可给手机无线充电,并将汽车、手机上的收据实现共享。

  对车辆功能的控制可通过语音和手势识别来完成,既便捷、又安全!

  当车外阳光刺眼时,你还可启用光感模式,将车内光线调至舒适的亮度。

  如果你喜欢音乐,你可通过智能语音交互系统,让系统为你播放喜欢的音乐。只要你能叫出曲名,它就能唱给你听!

  你还可以启动智能拼车功能,接收同路人的拼车请求,让一个人的旅途变成两个人的邂逅。

  另外,遗忘物品提醒功能,可以解决你丢三落四的困扰,同时防止发生不法分子因觊觎车里的手机而砸车窗等意外。

   家人担心?杜绝盲区、杜绝意外

  开车奔袭在外,爱人担心在家。复杂路况、多变天气、身体状态都是驾驶中导致意外频出的不安因子。除了防撞钢梁、安全气囊,汽车作为一个钢铁机器,还有别的方法突破性地保障行驶安全吗?北汽乐视汽车的解决方案还是三个字:人性化。

  首先,北汽乐视汽车很严厉,能够自动检测超速驾驶、疲劳酒后驾驶等情况,并给予你提醒和警示,以免危险发生。

  当前方出现行人和动物时,汽车智能大屏也会及时提醒,尤其是在弯道和山路路段,能有效减少事故隐患。

  其次,北汽乐视汽车很“聪明”,其内置的后视镜,可以自动滤去雨、雪的影响,即使遭遇滂沱大雨,司机亦可保持百分百的视线。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北汽乐视汽车还创新性地设计了透明A柱,为车主呈现了超180°的宽广驾驶视野,杜绝盲区,降低道路风险。

  过去,我们说“汽车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其实汽车只是延伸了我们的足迹,扩大了我们的生活半径。而北汽乐视等互联网汽车,或许将颠覆我们对未来汽车生活的定义,车不再是单纯的交通工具,而是你的管家、秘书、警察、向导……正所谓“科技化即逼格、人性化即高档”,未来一辆天价高档豪车,没准儿还没一辆北汽乐视汽车更“吃香”。

点击查看汽车频道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