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首届最美助残志愿者颁奖典礼举行 公益助残发酵

03.12.2014  11:39

  #!diantou!# (钱江晚报记者 杨茜) 昨天,由杭州市文明办和杭州市残疾人联合会主办的杭州市首届“最美助残志愿者”评选活动揭晓,表彰了10名“最美助残志愿者”和10名“最美助残志愿者”提名奖获得者。

  颁奖现场并不华丽,却很温暖,这些有爱的故事充满了正能量。

   一次次掌声

  送给默默奉献的人

  现场大屏幕上,将10位“最美助残志愿者”的感人事迹,娓娓道来:

  为残障朋友寻找生活阳光的孟水花、智障孩子们的好妈妈徐琴、细心照顾残障人士的方仁英、用文学传播温暖的著名作家王旭峰、轮椅义工欧阳胜、为智障孩子描绘春天的杨洁、努力为残障人搭建创业平台的许峰、为工疗站打开快乐生活之门的王兆祥、启动“智趣人生,公益帮扶”的公益舵手何军、以滴水智慧重塑人生的章建文。

  同样受表彰的还有10名“最美助残志愿者”提名奖获得者。他们是:让心智障碍者走向社会的陈步增、用托养院消除残障人士后顾之忧的何喜平、实实在在为残障人做点事情的修鞋师傅胡阿虎、立志做一个不拖累社会的有用之人的戴小花、秉持“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者精神的沈关森、用专业特长发挥自己作用的社区助残志愿者相正华、鼓励残障朋友乐观向上的知心人社区助残员严国林、民间志愿者联盟带头人张俪、“爱之翼”助残服务队队长朱琳、聋孩子们的知心姐姐杜莉芳。

  他们来自不同岗位,都是我们身边的普通人,他们的年龄跨度从50后到90后,涵盖了老中青三代人。他们用平常生活中的细小善行,持续温暖着整座城市,帮扶着身边的残疾人。

   因为感恩

  她乐于反哺

  孟水花,肢体残疾(无左手),是杭州市萧山区城厢街道俊良社区居民,20多年前她不幸得了血管瘤癌变,不得不把左臂切除了。“当时差不多有一整年时间没出过门,感觉天都要塌下来了。”

  正是家人和许多好心人的帮助,让她重新树立起了生活的信心。对过去的困境,如今的孟大姐已经非常坦然,学会了用单手工作。走出伤痛的她决心帮帮身处困境的更多人。她感同身受,面对自己的身体缺陷,残疾人往往变得孤僻。于是,孟大姐萌生了一个想法——找一个地方,专门让残疾人一起交流。于是她创办了“残疾人康乐馆”,自费邀请专业医生、健身教练为残疾人做康复健身讲座。

  除此之外,孟大姐还挂牌成立了“萧山爱心互助中心”,爱心互助中心多次下乡开展助老服务,到过进化、蜀山等地的敬老院,为那里的老人带去精彩的文艺表演,并为他们提供健康体检、理发等服务,还为当地一些困难的残疾家庭送去大米、食用油等物品。作为工薪阶层,孟大姐工资不高,但她前后捐出了10多万元给残障人士。“帮助别人的时候,就会想到当初那些帮助过我的人,觉得付出再多也是值得的。”孟大姐说。

  孟大姐的丈夫和儿子也来到了颁奖现场。“对于我们这样的工薪阶层来说,10多万确实是一个不小的数字,但回过头想想,妻子截肢以后,能够重新走出伤痛,也正是因为许多好心人士的帮助,现在妻子这么乐观,我觉得这钱花得值!”丈夫说。

  而一句“妈妈,对不起”,是儿子对孟大姐说的第一句话。原来,小时候,儿子觉得母亲是个残疾人,去开家长会觉得没有面子。现在长大了,他看到母亲在不断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渐渐受到感染,意识到帮助别人可以很快乐。“妈妈,我爱你!”这是儿子对孟大姐说的最动情的一句话。

   公益助残

  还在不断发酵

  杭城的最美助残志愿者,绝不仅仅是受表彰的这20位,他们是这个群体的缩影。还有很多团队和个人已经或是正在加入助残志愿服务的行列。

  今年5月份全国助残日期间,杭州市肢协青年工作委员会发起的“青春微梦想”公益圆梦活动就吸引了很多爱心人士的参与,他们中有狮子会等公益组织,有白衣天使、普通市民等个人,还有杭州金夫人婚纱摄影等爱心企业,为肢残青年实现了婚纱摄影、旅行、就业、医疗、音乐等一个个深藏心底的梦想。颁奖典礼的最后,杭州市肢残人协会青年工作委员会的代表们,就以一曲原创的《青春梦想》献上了对助残志愿者的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