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水军助力体育产业 亚运周期浙江体育迎来新契机

02.10.2015  17:53
2022年亚运会花落杭州

   浙江在线10月2日讯(浙江在线记者/虞飞 实习生/王亦彭 编辑/赵洁) 北京时间9月16日中午,在土库曼斯坦举行的亚奥理事会第34届代表大会上,宣布杭州获得2022年亚运会举办权。千里之外的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的食堂里,傅园慧、毕易榕和其他队员们正坐在餐桌前吃午饭。

  “哇!亚运会要在家门口举行了,想想就激动。“宣布的一瞬间,欢呼声、鼓掌声响彻,食堂一下子沸腾了。傅园慧说,听到这个消息像打了鸡血似的,大家下午的训练肯定状态特别好。

   傅园慧:喝够了高手的洗脚水

  目标成为奥运会冠军

  一天的训练时间超过6小时,游12000-15000米,还有杠铃等项目加强力量,晚上还要拉伸韧带,全年如一日。

  “这样高强度、有针对性的训练,不仅可以扎实基本功,还对运动员的心理和意识有很大帮助。“刚刚在2015年喀山游泳世锦赛上夺得两枚金牌的傅园慧告诉记者,游泳训练是很辛苦,但游泳是她的梦想和热爱,自己乐在其中。

  每天早上6点30分,傅园慧睁开眼想的第一件事就是今天要再快一点。7点就餐完毕,便正式投入了一天紧张的训练之中。

  傅园慧5岁进杭州陈经纶体校练习游泳。起初,父母希望她通过游泳增强体质,减少她哮喘病的复发,但傅园慧却在游泳领域显出了过人之处,很快就进入了杭州市队,在2011年举行的全国锦标赛和第七届城运会上夺得冠军,并在当年秘鲁举行的世青赛中摘得银牌,出色的成绩让她引起了国家队的注意。2012年,傅园慧入选了中国游泳队出征伦敦奥运会,不过表现不尽人意未能取得奖牌。

  “就那一次比赛,我认清了自己与世界顶级选手的差距,不论是技术还是心态,自己都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提高。“傅园慧戏称,自己喝够了高手的洗脚水,现在要奋起了。

  2014年仁川亚运会,傅园慧拿到100米仰泳的金牌;在刚刚结束的2015年喀山世界游泳锦标赛上,她又拿下女子50米仰泳冠军女子4×100米混合泳接力的金牌。

  “现在我没有什么压力,我觉得游泳不只是为了成绩,开心就好。”傅园慧说,她的目标是奥运会金牌。

浙江籍游泳运动员傅园慧庆祝喀山世锦赛夺冠

   从竞技体育到大众健身

  游泳产业升级助力浙江水军

  2012年伦敦奥运会,以孙杨、叶诗文为首的浙江选手在泳池摘下4金2银2铜,震惊世界;2013年的辽宁全运会,浙江代表团更是独揽15枚游泳金牌;在刚刚结束的喀山世锦赛上,浙江有14名选手入选国家队,孙杨、傅园慧、汪顺都有奖牌入账。

  浙江是中国游泳项目的福地,这里走出了一位位世界冠军。从罗雪娟、吴鹏,到孙杨、叶诗文,再到傅园慧、汪顺,浙江水军从没出现过断档,优秀运动员源源不断地冒出来。

  “游泳能够有如今的进步与突破,主要得益于浙江省群众性游泳运动的蓬勃发展。”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张亚东对记者说,浙江游泳在2009年时曾走入低谷,但是浙江省体育局坚持竞技体育院校化和群众体育两手抓的道路,为游泳做大做强奠定基础,训练、科研、医务三位一体,推出“金海豚计划”,更好地系统化地推进浙江的游泳事业。

  “浙江游泳的成绩越来越好,离不开浙江省的业余训练体制。”陈经纶体校副校长、游泳队教练柏自悦告诉记者,陈经纶体校近十年来,培养出了众多世界泳坛的佼佼者。学院的游泳馆,规模和硬件设施在全国乃至世界都是一流的,很多浙籍运动员等都是从这里游向了世界之巅。

  除此之外,杭州市游泳馆、大关游泳馆也源源不断地提供各个年龄段的苗子。基层的培育与选拔,在省体育局杠杆原理的促进下发展非常快,优秀的业余训练机制,正是职业运动员成功的重要保障。

  竞技体育之外,游泳亦是群众体育的香饽饽。

  “一到夏天,杭州几个游泳馆都爆满,大家开玩笑说,去游个泳就像下饺子似的。”宁波奥兰多游乐设备有限公司严总告诉记者,如今在浙江省内,乃至全国都有传统游泳池紧缺、收费昂贵等问题,已经不能满足宠大的市场需求,“泳池行业已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今年七月,“金海豚·浙江行”游泳进社区暨金海豚水上安全训练营(杭州石桥站)项目启动,在杭州中大银泰城的北面,一块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的临时性短期露天游泳池和水上乐园,成为了这个夏天的一道靓丽风景。

  训练营由浙江省游泳协会、杭州市下城区体育局、杭州湖人体育策划有限公司、宁波奥兰多游乐设备有限公司共同合作发起,将闲置的土地结合可拆装式泳池,运作成一个短期内能够运行、且非常具有创意的模式,或将成为未来游泳行业发展的新方向。

  浙江省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浙江省游泳协会副主席曹宏告诉记者,如果这个新模式在石桥镇试点成功,今后将向全省推广,对于满足老百姓对于游泳健身场所需求和浙江业余游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这也是对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引进社会资本加快发展体育产业发展,促进体育消费的最好注脚。”

杭州某游泳馆正在练习游泳的孩子

   亚运会花落杭州

  浙江体育产业将迎大爆发

  2018年世界短池游泳世锦赛、2022年亚运会即将在杭举办,这对于每一个浙江的体育人都是莫大的鼓励,这不仅会大大推动浙江的经济发展,而且能向全世界展示浙江的风采。

  “这些国际大赛可为杭州带来一股前所未有的运动热潮,大众体育消费将会大大提升,体育用品、体育服务等相关体育产业将会迎来一个机会。”在杭办公的风云体育董事长朱绍共对国际大赛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应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行业需求加大,固然迎来机遇,但作为从业者,我会冷静思考如何做好合理、有序的体育服务保障,以此满足市场需要。”

                  风云体育董事长朱绍共,可以称得上是浙江体育产业的传奇人物,由他运作的2011年阿森纳来华与杭州绿城的友谊赛,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商业案例。

  “体育经纪公司是做幕后工作的,形成品牌效应比较困难,当时国内对举办这样引人关注的比赛是缺乏经验的,然而我们把这个项目拿了下来。阿森纳对绿城这一场球,打出了我们的品牌。我个人名字的搜索数,前后相差了几百倍。”由此可见,品牌效应对于体育产业有着何其重要的意义。

  杭州即将接连举办一系列国际大赛,无疑也将打造出浙江的体育品牌,积累相当的组织经验,为以后举办其他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亚运会将为杭州带来新一轮体育设施建设与改造,杭州属于人多馆少的状态,大大阻碍了产业消费,利用亚运契机,加大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全民健身以此带动产业发展,培育科学的、可持续的体育市场消费。”朱绍共对记者说,杭州有上千万人口,如果每天每人一块钱投入体育消费,大家想想有多大空间?

  “体育产业的潜力无可供量,对于挖掘问题,我更多会去考虑挖掘、培养多少体育爱好者,而非仅仅是体育消费。”

  浙江省长久以来一直重视体育产业发展,亚运会的风头即将到来,浙江体育产业中的服务业、制造业将迎来大爆发,同时像朱绍共这样的民间资本也不会错过这样的“盛宴”。

  浙江省体育局副局长许小月告诉记者,浙江省目前拥有国家级运动休闲示范区1个,省级运动休闲基地5个,体育健身连锁企业763个,体育培训机构232个,体育赛事和经纪公司149个。2013年,浙江省体育及相关产业总产出1105.74亿元,约占全国总产出的10%,居全国第四,创造增加值为321.76亿元。

  2011-2013年,浙江省体育产业保持了25.1.%的年均增长,其中以竞赛表演、健身服务、运动休闲等行业为代表的体育服务业发展尤其迅猛,占体育产业总量30%,结构合理。

  “体育服务业与老百姓关系最密切,浙江的民办体育很有特色、投资热度大,百姓对体育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

  日前出台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5000亿元,体育产业增加值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要从0.852%提高到1.6%,其中体育服务业增加值占体育产业的比重要从24%提高到40%,这意味着800亿的增量。

  “浙江省确定设立每年不少于5000万元左右的体育产业专项引导资金,今年省体育局还正在谋划设立首期5亿元左右的体育产业投资基金。同时,浙江省政府正在打造每年150亿左右的政府产业基金,也把体育产业作为重点领域。”许小月预计,政策的引导、政府的支持未来将撬动几千亿资金涌入浙江的体育产业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