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加班是有收获的 我们得了广场舞大赛第一名!

05.06.2017  21:40

两个孩子在边上玩得也嗨

指导老师肖威尼一个潇洒的旋转,让队员们看呆了。 本版摄影 记者葛亚琪

前晚8:06,祥符街道阮家桥社区分管文体工作的邢志伟同志,在自己的朋友圈感叹一句:“我今天加班是有收获的!”配图是一张手写的奖状,有三个颁奖单位:街道文化站、团工委、总工会。说的是阮家桥社区“民族风舞蹈队”荣获广场舞大赛第一名!

名次来之不易,带队老师王亚娣却是平常心,“我们为这次比赛足足准备了三个月,差不多天天练,这次整个街道11支代表队,能拿下第一,也是辛苦换来的。一等奖有2000块钱奖金大家香香(香香,杭州话,分享的意思),后来全队商量,还是留着当‘队产’吧,以后可以买点小道具什么的。

昨晚6点半,吃过晚饭,登云路边的西铭苑小区广场,人开始慢慢聚拢起来。附近清一色都是新小区,年轻人不少,大家都被广场上穿着民族风格的阿姨、大姐们吸引了,阿姨们甩着云袖转个圈,观众一片叫好。

领舞的阿姨就是带队老师王亚娣。

她今年65岁,退休前是浙江省第二监狱培训中心主任,专门做司法警察的培训工作。本职工作虽然一板一眼,她业余却爱好热闹,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王亚娣就开始学跳舞了,跳到21世纪,感觉自己已经能领舞、当老师了。

2012年我搬到这个小区,社区里就有人跟我说,你这个舞蹈特长可以发挥发挥啊,弄一支社区舞蹈队,教大家跳广场舞,我跟社区也算是一拍即合。

那之后到现在这5年间,王亚娣边学边教,除了在小区广场上带大家跳跳普通的广场舞、排舞,发现天赋比较好的成员就挑出来,带进社区舞蹈队,

一只小狗穿过广场,打乱了排练。

开始教她们难度较高的民族舞。

我这个人不大闲得住的,前几年又接受了下沙那边一家专修学校副校长的职位,现在工作不比退休前轻松。但是每天晚上和双休日的时间,我还是全部贡献给跳舞。”王亚娣笑说,“我老公家务全包,女儿女婿也鼓励我好好跳,就连亲家也很帮忙的,家里第三代全由他们自己带。

为了提升实力,王亚娣四下打听,发现隔壁小区住着一位省老年艺术团的舞蹈老师。她直接上门请“高人”出山,邀约了几次,这位专业的老师肖威尼答应了王亚娣。

肖威尼比王亚娣年长3岁,从父辈起就是艺术团出身,自己的名字还起源于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舞蹈队员们一字排开练习的时候,她一袭长裙站在边上,温言指导,很是端庄秀气。

肖威尼说,今年给阮家桥社区排的这支民族舞蹈叫《格桑拉》,“她们在街道比赛拿了第一,真的很厉害呢。

说着话,广场舞已接近尾声。

我走进队伍,拉住几个获奖队员们聊几句。

妆化得很细致的胡秀琴65岁。肖老师评价,她是队里跳得最有灵气的队员,胡秀琴是王亚娣的老同事,退休后搬到同一个小区做了邻居,但她跟王亚娣不同,退休后的头10年,她全拿来照顾孙辈了。

楼下天天有人跳舞,我本来只是看看。毕竟一个外孙、一个外孙女,每天忙得我团团转。结果去年偶尔被她们拉来玩了一次,她们都说我有天分,跳得真当好。”胡秀琴不好意思笑,“给她们夸得我心也动了,正好小外孙女也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纪,清闲下来了,我就天天跟她们跳,想不到一年不到,拿了个第一名!我女儿也高兴得不得了。

队员白爱仙昨晚最开心,她刚刚被老师夸了,说她的身段是全队最美的。她今年43岁,比舞蹈队大多数队员年轻近20岁,是位全职太太,跟其他的队员一样,她也是因为女儿上大学去了,有些清闲,才从“玩玩”开始接触了广场舞。“本来有点害羞的,当着这么多人跳舞。现在跳了有四五年,正儿八经的舞台都登上去过,小区里跳跳老早不在话下了!

晚上7点半,夜幕降临,音乐声停了,广场安静了。

王亚娣说,平时她们不会这么早结束,“是我跟大家老早讲好了,过几天就要高考,跟中考一样,这段时间我们会暂时停舞。这方面我们一直很有数的。在这个小广场上跳舞,也是因为这里别的文体活动不多,不太会跟别人起冲突。

原标题: 我今天加班是有收获的 我们得了广场舞大赛第一名! 作者:记者 郑亿    网络编辑: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