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
青少年的教育问题,关系到民生与国运。“实施公民道德建设”“中华文化传承工程”“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这些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的热词,引发人大代表们的持续热议。
国民素质的全面提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而提高国民素质,传统文化艺术发挥着巨大作用。“但遗憾的是,对于传统文化,青少年往往缺乏好感与欣赏力,很多孩子也没有养成学习的习惯。”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戏曲艺术剧院院长杨俊感叹道。
传统戏曲应根植于
下一代心中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视和倡导,戏曲进校园一度火热。2008年,教育部组织开展由全国优秀剧目组成的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并在全国10个省市试点推行“京剧进课堂”,在音乐课程中增加京剧教学内容;2012年,文化部以青少年喜爱的动漫形式推广普及传统戏曲文化;2015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提出加强学校戏曲通识教育,大力推动戏曲进校园,争取每年让学生免费欣赏到一场优秀的戏曲演出。
“这项活动的开展既有利于戏曲艺术自身发展,又有助于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和提高。”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院长李梅说。“我们戏曲人从小学戏,深知因‘口传心授’而习得的本领之不易,所以每一位戏曲工作者行事都规规矩矩,这便是道德修养,是艺术的力量让我们形成良好的人品。”杨俊说。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川剧院院长沈铁梅也表示,目前青少年缺乏传统文化的教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瑰宝的戏曲,正在越来越多地进入中小学生的课堂,成效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年龄的增长逐渐凸显出来。但这些还不够,远未到影响一代人的程度,我们希望传统文化艺术能从幼年开始便植根于孩子们的心中。”
李梅、杨俊、沈铁梅虽来自不同的剧种,但这次两会上,他们不约而同地提出在青少年成长中加大戏曲教育内容与教育力度的建议。
博物馆要主动向青少年推广传统文化
博物馆作为社会教育机构,是人们终身教育的课堂。2015年3月施行的《博物馆条例》明确强调了博物馆的教育、研究和欣赏功能,并把教育放在了首位。随着博物馆发展理念的不断进步,国家相关部门越来越重视博物馆教育工作,明确引导博物馆工作向青少年教育功能倾斜。
2012年至2014年,国家文物局与上海市政府合作,在上海市虹口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共同建设了国家指南针计划专项青少年基地;2014年和2015年,国家文物局连续两年委托包括四川在内的10余个省市的文物部门与教育部门共同组织开展了完善博物馆青少年教育功能试点工作;2015年6月,国家文物局、教育部联合下发《关于加强文教结合、完善博物馆青少年教育功能的指导意见》,积极推动博物馆青少年教育工作,初步建立了文物教育部门的协调机制。
博物馆如何更好地为青少年服务,并主动将传统文化精髓更好地展现在青少年面前?2015年7月,国家博物馆对外推广《中华传统文化——博物馆综合实践课程》成果。该课程有机融合了历史、地理、天文、音乐等多学科知识,帮助学生掌握满足其个体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社交、自控、自我完善、防卫、审美等多种知识技能。在国博的课程中,可以突破传统课堂的局限,穿越世界与古今,直面鲜活的传统文化、悠远的民族历史。
“现在我们急需做的是推动建立完善面向青少年的教育长效机制,真正把《博物馆条例》落到实处。”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文化厅厅长郑晓幸指出,博物馆目前的青少年教育工作机制还不够完善。由于缺少对学校组织学生参与博物馆教育活动的评估考核,学校往往以课时、安全和经费等为由,不愿意将中小学生参与博物馆教育活动纳入教学安排。
而对于博物馆教育功能在青少年中发挥的实际效用,郑晓幸认为,博物馆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大城市博物馆里的青少年教育资源和需求相对丰厚和集中,青少年教育工作开展得较好;小城市特别是边远山区、贫困地区博物馆资源匮乏、人才缺乏,设施设备落后,学生少且分散,博物馆青少年教育工作相对滞后。
解决实际问题应多用良策
李梅举例说,陕西省戏曲研究院3年前和西安交大附小联合成立了交大附小秦腔社团。他们为孩子们普及戏曲基本知识,进行现场授课。学生们从身段学起,3年来已经学会多个折子戏片段,并多次参与电视台的演出与比赛,荣获诸多殊荣。
“校园戏曲社团的实践,不仅增强了孩子们的自信心,培养了孩子们对传统艺术的兴趣,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人文素养,获得家长的好评。现在,交大附小秦腔社团的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该校的戏曲进校园活动也进入常态化教学中。”李梅建议遵循3年试点、逐渐普及的目标,“3年试点是因为当下还没有现成的教学体系,既然要把戏曲进校园列入学校素质教育的基础课程,我们必须遵循教学规律,根据各地不同的实际情况完善教学体系。”
对于博物馆教育功能的完善,郑晓幸建议国家文物局、教育部联合财政部设立专门资金,支持或奖励各地开展博物馆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工作,调动各地博物馆和学校的积极性,并重点扶持贫困地区的博物馆,努力实现对边远地区、贫困地区、无博物馆地区青少年博物馆教育的均等化、便利化和全覆盖。
“青少年传统文化普及工作不是一个部门的事,让青少年在文化艺术氛围中提高素质,这需要教育部门、文化部门等一起携手共推。”沈铁梅坦言,素质教育本身是一个渐进的教育过程,时间长、见效慢,希望今后在学校的教材中也增加传统文化教育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