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大师用指尖传承年俗

23.02.2015  11:13

张秀娟小心展示为本报制作的窗花。

每年过年,总有人感慨年味远没有以前那么浓了。红包用支付宝转账,鞭炮限制燃放,还有一些传承了千百年的年俗渐渐简化,最后消失……

其实,重拾传统,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在台州,有位剪纸艺人叫张秀娟,她就让“张家剪纸”这项传承600多年的古老技艺“复活”。

如今,她正在努力地让复杂的剪纸变得简单,让每个人都能成为剪纸“大师”。

传承600多年的剪纸技艺险些中断

每到春节前后,临海古街紫阳街总是格外热闹,而走进街边的临海剪纸艺术传习所,里面是一片喜气十足的“”。

有惟妙惟肖的虫鱼花鸟兽,栩栩如生的金陵十二钗,笔力遒劲的古典诗词篇章,还有2.7米长、90厘米高的巨型“建党九十周年”献礼图……

这些杂糅了书法、国画、诗歌的艺术作品,完全是在一刀一剪的上下翻飞中完成的。 操作刀剪的便是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张家剪纸”唯一传人——张秀娟,她在2007年被列为浙江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临海剪纸”的代表性传承人。

据张家家谱记载,元朝时,北方的剪纸艺人张芝敬落户临海,51岁的张秀娟便是“张家剪纸”的直系传人。

1976年,张秀娟的奶奶过世。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以“忠孝节义、才子佳人”为主要题材的剪纸绣花图案,成了过时的东西,渐渐的,“洋气”的招贴画取代了传统的窗花。

不知何时开始,剪纸已基本离开我的生活。”张秀娟说。

她想让复杂的剪纸变得简单易学

遗传到了艺术基因的张秀娟,后来成了一名中学美术教师,她开始重新去认识久违的剪纸,并决定要“张家剪纸”恢复生机。

可是,剪的作品越来越多,张秀娟却左看右看,总感觉缺少古老剪纸的朴素、原始。这时,她想到了年事已高的姑姑,她可是当地有名的“剪纸娘子”。

剪得很好看,但不是老图样。 牡丹的花芯应该变形为石榴,因为石榴多子,人们喜欢讨口彩。”姑姑一语点破关键。

张秀娟开始了新的探索,还走访了大量熟悉“张家剪纸”的老辈艺人,在十几年里逐步复原出了上千种剪纸花样,并将它们整理成册。

春节学剪纸,在年俗中体会年味

可是,“张家剪纸”虽然被成功复活,可是在很多人看来,剪纸学习起来太困难,所以剪纸的人寥寥无几。

张秀娟首先对“硬件”进行了改造,“纸张不能起毛,刀口格外尖锐,这样剪起来方便些。

另外,她交给初学者的图案大都是一些简单的样式,比如一朵小花、一个苹果。复杂的剪纸艺术变得简单易学,这样才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传承。

自从1997年,张秀娟把“张家剪纸”作为劳技乡土教材带入课堂教学,10多年来教授的学生达上万人,其中涌现出了许多好苗子。

课堂上教学生,张秀娟还不满足。为此,她专门编了一本教授剪纸的教材,每年利用业余时间,在农村、工厂、社区、老年大学、小学、幼儿园办讲座,手把手教授剪纸。

张秀娟说,推广剪纸最好的时机其实是在春节,因为人们正越来越重视对年俗的传承。所以,当听说早报拜托她为读者剪一幅代表吉祥如意的窗花时,她立马就答应了,当晚就拿出了作品。

你是不是也看着精致的剪纸而手痒痒了呢?那就赶快拿起剪刀,来体会一下剪纸带来的快乐吧,用自己亲手剪出的窗花妆点这个新年。

来源:今日早报        作者:记者 李攀        编辑:程慧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