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透”式阅读让学生的读书兴趣爆发

17.11.2014  12:14

  阅读,是提升学生阅历、视野的一个有效途径,但如何引导学生阅读是值得思考的命题。日前,2014年杭州市初中语文教学研讨会在北苑实验中学举行,杭州市百余名语文名师汇聚交流,其中课外阅读成为研讨议题之一。而作为语文特色学校,北苑实验中学也分享了课外阅读的做法。

   读经典按年龄划分类别
  “我曾在学生中做过一个小范围调研,学生平时阅读比较多的书型中,约30%的学生选择经典,约46%的学生选择教辅书,约24%的学生喜欢读口袋书。”北苑实验中学教务主任徐燕强说,语文教学应该是个大语文的概念,如果学生阅读范围只局限在教辅书,阅读面就太窄了。而读口袋书,阅读品质不高,所以还是要回归经典。
  为了引导学生阅读,学校2009年就开设了阅读课,每周固定一节。学生读什么学校做引导,如初一,鼓励读诗歌,因为刚上初一的学生比较感性,多读美的语言,能培养审美情趣;初二,鼓励读散文,如龙应台的《目送》、朱自清的《儿女》等,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多读这类散文能帮助他们对亲情有更深的理解;初三,鼓励读人物传记等,初三学生面临中考压力,人物传记中的励志故事能给学生很好的鼓舞。

   引导阅读做些小“剧透
  “阅读应该是很纯粹的,老师不需要做太多辅导。”徐燕强觉得,平常语文课上的语言分析、段落解析都不需要,老师只需略微做一些“剧透”。“比如推荐《红楼梦》,很多人物的名字和人物性格命运相关。这样来点‘剧透’,学生的阅读欲望就强了。
  阅读课一直坚持下来,效果不错。“书读多了,丰富了我们的阅历,思维也更开阔了。”初二(4)班的李梦娇说,同学们几乎每人有一本摘抄本,看到有意思的词句就记下来,这些句子常常能活用在作文上。
  还有不少同学,通过阅读树立了新的目标。初二(1)班的吴佳欣平时比较喜欢看历史著作,他也尝试着自己写小说、剧本。“我目前在写的一本小说已经有几万字了,希望有一天能发表。”小伙子笑着说。初二(6)班的邵宇轩写了一些诗歌,喜欢音乐的他还给两首诗谱了曲,希望在文艺晚会上和大家分享。
  “我们对孩子阅读的期许很简单,只要他们对阅读能产生兴趣、有所感悟,这就够了。”北苑实验校长章继钢,是拱墅区首届“运河名师”,多年来一直活跃在语文教学一线,他认为阅读属大语文范畴,语文学习不该局限在为了应试,而是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考虑。包括现在学校探索的典型性学习,就是为了唤醒学生学习,产生学生自己的构建,这样才能受益终生。(本站编辑 陈洪凯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