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届全球化制造与中国国际论坛(GMC)举行

12.09.2017  16:44
论坛现场。吴丹李供图 GMC中方主席、教育部长江学者、浙大管院教授吴晓波。吴丹李供图

  中新网浙江新闻9月12日电(王逸飞)日前,由浙江大学和剑桥大学联合主办、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承办的第十三届全球化制造与中国国际论坛(GMC)在杭州举行。与会专家、学者、企业家等共计200余人,围绕共同探索制造业发展的新范式进行了为期两天的探讨交流。

  此次,第十三届全球化制造与中国国际论坛(GMC)邀请了中国创新管理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许庆瑞教授,智能制造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华勇教授,英国剑桥大学制造研究院国际制造研究中心主任石涌江教授,以及来自英国剑桥大学、韩国首尔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的专家学者,和华为、海尔、吉利、万向等高科技制造企业的高管出席会议。

  GMC中方主席、教育部长江学者、浙大管院教授吴晓波在致辞中表示,尽管中国经济已进入“新常态”、增速趋缓,但经过数十年的努力,制造业上升势头仍然强劲。目前已涌现一大批领袖级的企业,如华为、吉利、海尔、海康威视等。因此,通过探索新的技术范式,推动“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的时机已然到来。

  作为智能制造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华勇教授表示,探索制造业发展的新范式,杭州是最有优势的城市,在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方面,杭州走在前面,浙大更是第一个建立AI专业的高校。同时,杭州有很多世界级的制造企业。因此在杭州探讨制造业的未来意义重大。在下一轮“智造”范式下,中国制造业在产品智能化等方面还有很大的空间,这也是中国制造实现“直道超车”的机会。

  在此次论坛主题演讲环节,多位专家也围绕论坛主题纤细阐述了各自观点。

  英国剑桥大学制造研究院国际制造研究中心主任石涌江,结合德国工业4.0、美国NNMI、日本新兴制造计划、英国振兴制造业计划,分析了上述四国如何通过制造业战略促进经济发展。同时,他介绍了制造系统的变革以及制造“跨部门化”的特点。在其看来,制造业战略的制定需要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国家的情境、能力、机遇等进行调整,而在这方面,“中国制造2025”是很好的典范。

  吴晓波教授对比了美国、中国、德国、英国对于制造业发展的前瞻规划,还通过对中国红领、海尔、富士康等企业的案例分析,进一步深化了嘉宾对中国“新制造”及智能制造的认识。此外,他还提出了应对制造业新兴范式的关键点:抓住机会窗口,以及上述案例对未来制造业乃至中国整体经济发展的启示。

  国际商务领域著名专家、韩国首尔大学教授JaeyongSong以三星为例指出,其能够迅速追赶竞争对手,最重要的一点是采用了“跨越式”的技术发展战略,同时其很早就通过在硅谷建立研发实验室等开放式创新举措,从全世界获取技术资源。而在最近几年,其又通过一系列激进的收购,布局新兴技术领域,以维持其持久的竞争力。

  第十三届全球化制造与中国国际论坛期间,还举行了GMC分论坛之“企业论坛”、GMC“最佳论文奖”与“最佳论文提名奖”颁奖、“制造政策”专题讨论、六场学术报告会等系列活动。(完) 【徐施宏】来源:中新网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