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药网]我国远程医疗需摆脱温吞状态走出来

25.03.2015  17:58

中国制药网(2015年3月24日) 

          在我国,优质医疗人才高度集中在几个一线城市的三级医院内,造成大量病人涌入那里,医疗服务的倒金字塔现象愈演愈烈,医疗质量和病人就医体验每况愈下。这种情况下,远程医疗便成为缓解医疗人才短缺和分布集中、医疗服务可及性差和医疗费用昂贵等问题的手段之一。
          相较国内而言,国外远程医疗起步早、发展相对较快。远程医疗(Telemedicine)的概念最早由美国提出,在此基础上远程医疗经历了三个阶段。在第一阶段为20世纪60年代初,远程医疗在此期间开始出现,并侧重于研究性探索和局部试点应用。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期,现代通信新技术推动了远程医疗迈入第二阶段,                    在此阶段,远程医疗在远程咨询、远程会诊、医学图像的远距离传输、远程会议和军事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而进入21世纪,移动通信、物联网、云计算、视联网等新技术推动了第三代远程医疗发展,具有远程动态监测血压、血糖、心电等功能的众多智能健康医疗产品逐渐面世,远程医疗逐步走出医院大门,走向社区。
          而互联网、物联网、信息技术、移动医疗等一系列技术手段的发展,为远程医疗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政府在推动远程医疗发展上一直兴致勃勃,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然而,远程医疗在我国的发展始终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
          据了解,远程医疗的发展需要调动三级医院、基层医疗机构、医保、病人等各个利益相关方的积极性。在远程医疗的两端,往往是三级医院缺乏积极性,他们的服务并不能得到相应的补偿,而只能将此作为一项公益性的活动。如何发挥市场的作用,建立一些提供远程医疗的第三方平台;同时推动医保参与支付,这就需要在远程医疗的商业模式上进行创新,完全依靠政府推动无法摆脱画饼充饥的现状。
          总的来说,看病难和看病贵在很大程度上与医疗资源供不应求的状况有关。当前,政府正在积极推动分级诊疗,希望将医疗资源下沉、病人流向基层。如果将远程医疗与分级诊疗结合起来,将远程医疗与医联体结合起来,将会有助于这一目标的实现。因此,利益机制的设计十分重要,不然良好的愿望永远只能停留在纸上。
 

电子病历实施首日 患者直呼“果然方便”
不过多数市民仍习惯带着证历本就医 老人不用手机如何杭州网
今年9月杭州将有一大拨新学校亮相
都市快报 记者 姜晓蓉 张娜 张宇璐 今年9杭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