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 主引擎更强劲

07.09.2015  18:55

          观察上半年经济成绩单,最受瞩目的莫过于高新产业的异军突起。

          去年,温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1664.5亿元,同比增长7.8%,增速高于规上工业平均水平1.9个百分点。今年一季度,全市规上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比分别增长7.5%、8.2%,增速比规上工业分别高出2和2.7个百分点。时隔三个月,上半年该市规上企业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又分别高出全省规上工业平均增速1.7、1.8和1.7个百分点。不断上升的数据无不表明,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经济增长新的支撑力量。

        ——数据看变化——

        打造高新技术产业化“三部曲

        据统计部门分析,高新产业之所以异军突起,缘于在国家高新区、大学科技园、省级农业高科技园和省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的龙头带动下,“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基地”的产业培育链正在发力。

        在孵化器建设上,温州市通过科技计划、政策服务和鼓励温商回归创办新型企业,吸引高层次人才来温创业、建设重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2013年至今年4月份,全市新增省级科技型企业1025家,累计18332家,极大提高了企业创新能力。

          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上,温州市着力在拓伸科技产业对接路径上做文章。其中,以网上技术市场为基础,实施科技大市场建设,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和资本化进程。如去年该市企业在省技术成果拍卖交易活动周上成功竞拍30项技术成果,推荐参加拍卖的成果和参加竞拍的企业数均居全省之最,在全国技术合同登记系统登记的技术转让合同也较上年有较大幅度增长。

        按照发达国家的经验,高新产业能否快速推动经济增长,产城融合、促进创新要素集聚是关键。顺应这一趋势,温州市通过“腾笼换鸟”,将原来高能耗、高排放、低效益的产业向高端、高效、低碳产业转变,一进一退,腾挪之间,老厂房、老工业区变成了激光光电联合研究院、激光与光电检测综合大楼、激光与光电产业加速器一期工程等项目,产业结构也随之发生改变。同时,该市以打造激光产业为契机,大力培育先进装备制造业,建设海洋科技创业园、电子商务与信息软件园、建成国家级创业服务中心、留学人员创业园等温州科技城核心区,打造出全新的产业基地。

        ——个案看体会——

        让科技开辟更多市场新蓝海

        站在“科技”的风口,只要激发活力,各种创新目不暇接。上半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引领增长,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经济快速发展,去年温州市“两化”融合指数达到66.65,居全省中上水平。

          数据是枯燥的,企业的感受却是鲜活的。

        “客户的电量、电流、电压通过自主研发的智能管理平台一览无遗,并可实现远程监控,最高效率实现节能降耗。”在温州创力电子有限公司参观时,技术人员打开办公电脑,点击温州一高校的宿舍楼用电量,多少盏灯、一天用多少电量逐一显示,转瞬之间结束了以前电力参数需要人工现场测量抄录的历史。

          “以普通家庭来说,冰箱、空调,或者传统的电灯、电视,这些电器一直以来都是独立工作的。通过相应的软件程序把上述电器通过无线方式有机组织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把杂乱无章的电器所消耗的时间成本和控制成本降到最低。”该公司负责人表示,企业一线组装的工人不到二十人,研发团队达100多人。凭着研发独家高科技技术,创力电子从一家默默无闻的物联网企业成长为能与行业大鳄正面交锋的一匹行业黑马。

          今年以来,不少温企尝试在创新和差异化上做文章,信息、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制造等七大产业加快发展的效应正逐步显现。走进浙江亚通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各种智能设备的非凡功能让人啧啧称奇。“现在买动车票或飞机票,大多选择在网上购票,但是到了动车站、飞机场还得排队取票,比较麻烦。在动车站或飞机场里安装多个智能自动售票机后,只要刷一下身份证,票就出来了。这就是我们在做的‘互联网最后一米落地’项目。”该公司董事长胡一帆介绍,这几年公司产品不断经过“智慧”改造,不断开辟出市场蓝海,其中排队机、查询机及自动终端系统获得国家“3C”认证、手机充电站获得欧盟CE认证。

        ——政策再给力——

        科技与金融的再驱动

        在要素制约趋紧的当下,温州企业从没有像今天这样迫切地借助科技力量来走出低水平增长的陷阱。

        在去年省科技成果参与竞价(拍卖)会上,温州慧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一掷千金,以330万元拿到了“城市交通联网联控信号控制系统”这一技术成果。用该公司负责人谢丽君的话说,购买了这项科技成果后,将在最短时间内自主生产先进的设备设施。

去年针对中小微企业的调查分析显示,八成多企业有利用“科技”进行转型升级的意愿。但研发人才和资金的缺乏成为主要的“拦路虎”。

        为弥补这一短板,根据温州市科技局的规划,未来该市将加快推动温州市公共科技服务中心建设,引进一批技术转移机构、科技风投与金融机构和创业企业和项目上,打造科技成果转化、金融支持、创业创新相结合的“梦工厂”。

        未来,温州市将按照“补链”“强链”的要求和转型发展的需要,引进一批符合产业导向、市场前景好、对区域发展和产业升级带动力强的新兴产业重大项目,重点突出20亿元、50亿元以上的大项目,每个产业突出推进10个左右重点项目,形成“储备一批、开工一批、在建一批、投产一批”的滚动发展格局。

        同时,以提供良好的平台和环境为重点,在推进多层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强龙头企业培育、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重点项目对接落地、招商引资、组织保障、政策引领和考核评估上发力出实招。

(来源:浙江省科技厅            作者:温州市科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