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成诸暨“机器换人”主要途径

01.04.2016  13:16

  诸暨市将“焦点”放在创新上。创新模式创新技术,以及发展农业物联网等智慧农业将成为诸暨市实现机器换人主要着眼点。

  模式创新 

  诸暨市“带机申请“购置补贴作为典型在全省农机购置会议上与其他县市分享经验。这是诸暨市农机管理部门在推进“机器换人”的过程中的创新行为。补足了农机购置环节存在的短板,将购置环节理顺打通。

  诸暨市市“带机申请”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提高了农机购置补贴办理效率,补齐了核实环节存在的短板,缩短了补贴发放的周期。2004年以来,共有22435台农机享受购置补助,总金额达29007.23万元。

  技术创新

  诸暨市叠盘暗出苗“1+N”育供秧技术吸引了全国18个水稻主产省的专家汇聚诸暨交流研讨。新技术的应用对实现水稻全程机械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诸暨市枫桥镇杜黄新村村民楼旺德种了30多年水稻,今年头一回用上了诸暨山下湖镇的“工厂苗”。

  楼旺德有400多亩水稻田,据他介绍工厂苗抗性好,长势也好。原先他自己育秧,遇到低温天,出苗率可能受影响。而在山下湖镇新桔城粮食专业合作社的智能化育秧中心,水稻育秧从基质准备、种子浸种消毒到保温保湿出苗等前期环节都加入“技术股”,不仅让秧苗质量更稳定,出苗率也提高8到10个百分点。使用“工厂苗”,每亩地能节省十几元的成本。更重要的是,“工厂苗”下地插种的时间更早,这为晚稻种植腾出了时间。“种晚稻,早一天,产量都不一样。”他说,去年,周边用“工厂苗”的农户每亩晚稻能增产100公斤到150公斤。 

      农民已经有了现代化的意识,意识到现代化农业的出路还在于机械化,机械化的应用除了降低成本、减轻劳动强度、弥补劳动力短缺之外,还切切实实带来了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