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生醉心创业 第三次创业成功融资数百万

14.12.2015  18:47
    从最初的一个浪漫爱情故事,再到资本大鳄投资心晴管家团队数百万人民币,这一路走来,浙江大学博二学生、杭州心晴科技创始人代建俊仅用了一年的时间,而这已经是他第三次创业。     13日,2015民企“双对接”活动日在浙江杭州揭幕,千余名来自浙江民营企业、国内外金融界、政府及社会代表共聚浙江省人民大会堂,共商民企转型之路,共推浙江经济策马扬鞭,代建俊也参与其中。     与此同时,在2015民企“双对接”活动日中,金融界大咖云集,“金华银行杯”2015创客空间·基金项目海选总决赛还是2015民企“双对接”活动日的重要看点。     该决赛由浙江省民营企业发展联合会、中国新闻周刊、中国新闻社浙江分社主办,余杭梦想小镇、上城玉皇山南基金小镇、西湖西溪谷互联网金融小镇、南湖基金小镇、鄞州四明金融小镇协办,宁波银行、泰隆银行、认仕医生特别协办,浙江省民建企业家协会、浙大乐创会、蜥蜴社区、融创社、搜钱网、浙创ME特别支持。     代建俊创立的项目是心晴管家APP,专注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难以相信的是,最初心晴管家APP的推出却是源于一个浪漫的爱情故事。     “2014年时,我们合伙人的一个朋友在西湖边邂逅了一个女生,他们三天后就成为恋人,但因为认识太仓促,在沟通中就存在很多矛盾,那时,男方就跟我们合伙人讲,有没有一款软件能教他们谈恋爱?”代建俊说,那时他们分析了这样的案例,发现可以创造一款属于心理健康范畴的APP来针对大学生在人际交往和恋爱中碰到的问题进行解答。     于是,代建俊就开始着手进行市场调查,“我们花了一个周时间对108个院校2500人进行调查,67%的人表示愿意下载。”     这样的结果无疑给了他很大的信心。说干就干。接着,代建俊就联合其他3个学生一起创业,一起投入22万元的初始资金共同开发心晴管家APP,并在今年的5月份上线运营。     尽管做过调查,但以解决大学生心理和人际交往问题为目标的心晴管家却不怎么受大学生待见,“运营一个月后,我们在后台检测,发现下载软件后的大学生跟心理专家聊得频次不高,所以我们转型了。这就得出一个结论:不要轻易相信你的调查问卷反映的结果。”代建俊说,之所以转型成专注大学生职业规划的APP,是受到用户的反馈,对于大学生而言,就业和创业是更大的刚需。     代建俊介绍,用户在心晴管家中的成长模式分三步走:自我认知、导师点拨以及自我成长。首先,用户在参与平台上的心理测评题后,心晴管家会快速提供图文结合的职业DNA报告,帮助用户了解自己的职业倾向和个人气质,并根据匹配度,推荐“心晴师”,即职业导师,包含创业公司CEO、企业高管(如HR)、高校心理咨询师和职业生涯规划师等的心晴师,可以为需要的用户一对一解惑。     “无论是创业和就业的大学生,皆可以在心晴管家上找到相应的答案,并得到相应的成长。”代建俊表示,基于软件测评的大学生与“心晴师”的匹配度,用户可以据此与“心晴师”约聊,而有人才需求的“心晴师”则可以通过这个匹配度寻找合适人才。     作为一款新型的APP,代建俊表示,其实市面上有类似的产品,这些产品中用户需要线上支付较高的咨询费预约,再进行线下会面,其对象针对高端人群,心晴管家则不同,“对比之下,心晴管家可以解决两大痛点:即大学生的职业生涯问题和企业的人才招聘难题。”     当成功定位心晴管家后,代建俊开始寻找资本,为项目腾飞寻找“翅膀”,终于在上月他自己策划的首届浙江省大学生创业峰会中,被国内资本大鳄相中,为自己的团队融到了数百万人民币的天使轮资金。“我们的投资人更倾向于投我们团队,他看好我们的人。当然这也给了我们不小压力,我们需要更加努力,才能不辜负别人对我们的信任。”     尽管还是一名博二的学生,有多次创业经历的代建俊已然成为了创业达人,他告诉中新网记者,自己享受创业这个过程,并定了一个目标:退休之前连续创业。“创业给予我一种成就感,接受挑战,完成目标,就会觉得生命很有意义。我觉得创业成功与否不能以个人资产来衡量,我内心的理解是,如果项目对社会而言是有较大价值的,我自己就会很有价值,这就够了。然,价值的实现是永无止境的,所以创业之路也没有止境。”(记者 谢盼盼)